[发明专利]污泥水解处理的即时线上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5348.2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2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义炉;何颖昌;周震江;林世专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盛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长江龙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王芝艳;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水解 处理 即时 线上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有机污泥的处理,特别有关于利用超音波将有机污泥加以水解以将废弃污泥减量的处理。更特定而言,本发明有关于以超音波水解有机污泥以进行减量处理时的即时线上监控。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进步,消费发达,产业污泥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加。以台湾为例,2007年度事业废弃物总量超过16百万吨,其中一般事业废弃物总量近12百万吨、有害废弃物总量为1百万吨,以及再生资源总量约3.5百万吨等。其中被列为再生资源者的总量中,有机、无机废弃污泥及污泥混合物年产量已达1.1百万吨,工业废(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生物污泥则达0.13百万吨。
此外,全台23座老旧工业区污泥产量与清运费用,自2007至2010年间污泥产量增加了52%。在2010年度,此23座工业区清运了约3万吨的废弃污泥,但仍尚有将近2万吨污泥堆积于各污水处理厂的贮存场等待清运。
另外,在2006至2010年间,污泥清运费用整体增加了150%。以2010年为例,年度污泥清运费超过了新台币1.1亿元。2006至2010年之间,平均年污泥清运费用增加了64%,其主要原因与最终处置设施容量严重不足有关。
台湾地狭人稠,法律规定日趋严格且民意抗争越趋严重,可以作为废弃物卫生掩埋的场址已是一地难求。在此废弃物逐年增量,处置设施逐渐饱和,新设场址建置不易等困难条件之下,既有对应作法包含了废弃物的直接单纯减量,以求减低处理压力,延长设施使用年限。其中,有机污泥所含有用资源的回收不但可以减量,又可获得有经济价值的资源产品。然而目前有机污泥处理设施建置操作成本高昂,特别是超音波所耗能源未能最佳化以降低操作成本,限制了其广泛使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音波有机污泥水解处理时的即时线上监控系统,其可以即时监控超音波水解的操作最佳化,达成超音波施用的最高能源效率,以节省超音波操作所需能源,进而降低污泥处理系统操作成本。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音波有机污泥水解处理系统的即时线上监控系统,该有机污泥水解处理系统包含有至少一模块化反应器单元,其包含有一单元本体,本体一端有一第一开口,且在另一端则有另一第二开口;与一超音波产生器,其在指向单元本体的第一开口方向上有一超音波喇叭。该即时线上监控系统,其包含有一分离器可分离有机污泥中的有机质细胞水解后细胞内流出的有机质;一COD监测器可监测该流出有机质的量;与一测量处理器可依据该流出有机质的量而计算有机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以据以调节超音波产生器的操作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依据本发明一超音波有机污泥水解处理的模块化反应器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显示多个图1的反应器单元串接连结所组成的一模块化反应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显示图2的模块化反应器直接与中小型废水处理厂结合以将有机污泥减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显示图2的模块化反应器直接与中大型废水处理厂结合,利用厌氧消化以将有机污泥减量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显示即时线上监控系统由模块化反应器中任何一反应器单元上取样进行即时线上测量监控。
[附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模块化反应器单元
102单元本体
104超音波产生器
105超音波喇叭
107单元本体开口
108单元本体开口
110单元本体开口封套
112污泥口
130单元本体连接环
200模块化反应器
300中小型污泥处理厂
302废水前处理单元
304生物处理系统
306二沉池
400中大型污泥处理厂
402初沉池
404生物处理系统
406二沉池
410超音波厌氧处理单元
412厌氧消化单元
500即时线上监控系统
510测量处理器
520薄膜分离或离心机
530COD监测器
532COD监测器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盛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长江龙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盛机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长江龙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5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