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建设人员安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24412.5 | 申请日: | 2014-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3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樊启祥;周绍武;李庆斌;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建设 人员 安全 保障 信息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建设人员安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水利工程处于复杂地形环境中,现场高川大河,动态施工环境变化,无线条件异常复杂,只有自建或联建通讯网络才能保障有力,及时跟进。原运营商覆盖不到的地方,比如廊道,原来只能用对讲机,且不是每个人都能携带而且容量有很大限制。当前建筑市场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分包,转包问题突出,人员流动性大,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传统人员报表统计手工操作,容易失误,且弄虚作假比较方便,以往的定位系统往往用于仅仅采集人员坐标信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建立一整套施工全工区人员安全保障管理在线实时监测监控、预警预报评价体系及系统;实现业主对工程建设质量和人员安全精细化管理,实现对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快速反应,达到建设过程中安全质量有效控制,形成现场人员安全保障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问题的水利建设人员安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建设人员安全保障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视频监控设备、警报设备、应急电子围栏设备、多媒体调度控制台、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通讯基站、定位基站、手机终端、电子标签,所述定位基站包括GPS定位基站、WIFI定位基站,所述GPS定位基站部署与仓面,所述WIFI定位基站部署于廊道,所述手机终端、电子标签通过通讯基站、定位基站与服务器无线连接,所述视频监控设备、警报设备、应急电子围栏设备分别与服务器电连接,所述服务器与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双向连通,所述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与多媒体调度控制台电连接。
一种水利建设人员安全保障信息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如下,
a.通过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对服务器、视频监控设备、警报设备、应急电子围栏设备、通讯基站、定位基站、手机终端、电子标签进行集中控制、监管和记录,并建立全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对人员信息、设备信息进行统计分类;
b.通过定位基站在仓面采用GPS辅助定位技术,廊道采用WIFI辅助定位技术,再运用智能手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手机终端、电子标签实时将其位置、时间、人员、设备发送到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记录其运动轨迹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判定,实现对整个水利建设区域的人员设备定位和安全管理;
c.在权限限制区域设置应急电子围栏设备,运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分析侦测无线电频谱,提取手机终端及电子标签的空口协议特征,将手机终端、电子标签与人员及设备信息关联,并结合视频系统实现电子监控;
d.在手机终端上增设紧急报警按钮,手机终端将其报警信息发送至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
e.各手机终端可通过通讯基站进行通讯,还可以将现场情况以照片或文字信息发送至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并在多媒体调度控制台显示。
作为优选,步骤b中,对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记录其运动轨迹分析判定分为单人运动轨迹分析、群体运动轨迹分析和设备运动轨迹分析,所述单人运动轨迹分析分为业主人员行为分析、监理员行为分析、安全员行为分析、负责人行为分析、带班职工行为分析、普通工人行为分析、外来人员行为分析;
作为优选,单运动轨迹分析是通过该人员在该区域停留时间段、停留时间、停留次数结合该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分析判断;群运动轨迹分析是根据该区域在时间段内,工作人员人数、种类、停留时间进行分析判断;设备运动轨迹分析是根据设备在该区域停留时间段、停留时间、停留次数、设备信息、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分析判断;
作为优选,不同职责人员、设备的运动轨迹用不同颜色标记;
作为优选,步骤c中,对有进入权限的人员、设备进行记录并反馈到综合网络中心控制器;对没有权限进入的人员、设备,通过多媒体调度控制台启动警报设备,进行警告,或通过通讯设备对该人员进行提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大大减少了通讯费用。以1千人使用,每月电话费+流量费用按照100元的保守估计,就是10万,每年就是百万以上的费用节省。
2.强有力的通讯保障,原运营商覆盖不到的地方,比如廊道,原来只能用对讲机,且不是每个人都能携带而且容量有很大限制。现在用了手机,用户减少了适应难度,没有了恐惧和不适感,更加自然。
3.安全管理自动化企业科技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清华大学,未经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44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