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卵甲藻病的鱼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0769.6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8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萍;蒋雅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3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郑文涛;严晓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卵甲藻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药,具体是一种治疗卵甲藻病的鱼药。
背景技术
卵甲藻病是一种传染性鱼病,又称打粉病、白鳞病。病鱼初期体表粘液增多,背鳍、尾鳍及体表出现白点,白点逐渐蔓延至尾柄、头部和鳃内。骤看与小瓜虫病的症状相似,仔细观察,可见白点之间有红色血点。显微镜检查白点,卵甲藻是不会动的,与小瓜虫有明显的区别。后期病鱼呆浮水面,或在水中群集成团,身上白点连接成片,就像囊了一层白粉。最后病鱼瘦弱而大量死亡。 鱼体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加重,在病鱼的体表、鳍条和鳃上肉眼可见许多白点,病鱼显得烦躁不安,鱼体消瘦,体色发黑,严重时停止摄食,鳃丝腐烂,鳃盖不闭合,呼吸困难。最后导致死亡。以往用于该病的鱼药,治疗效果不好,副作用大,对鱼池有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卵甲藻病的鱼药。
一种治疗卵甲藻病的鱼药,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连10—20份,金银花5—10份,扛板归20—30份,地榆5—10份,板蓝根10—20份,山豆根1—5份,草果30—40份,鹤虱1—5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卵甲藻病的鱼药,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连13—17份,金银花6—8份,扛板归23—27份,地榆6—8份,板蓝根13—17份,山豆根2—4份,草果33—37份,鹤虱2—4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卵甲藻病的鱼药,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连15份,金银花7份,扛板归25份,地榆7份,板蓝根15份,山豆根3份,草果35份,鹤虱3份。
所述的一种治疗卵甲藻病的鱼药,其特征在于其剂型是粉剂。
所述鱼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原料,使用机械粉碎机将各药物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药物过80-100目筛,然后搅拌混合,最后分剂量包装。
所述鱼药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鱼药按鱼体重的0.5%—1%拌入饲料中混合均匀。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卵甲藻病的鱼药,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对鱼池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黄连1300g,金银花600g,扛板归2700g,地榆600g,板蓝根1300g,山豆根400g,草果3300g,鹤虱400g,使用机械粉碎机将各药物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药物过100目筛,然后搅拌混合,最后分剂量包装。使用时将所述鱼药按鱼体重的0.7%拌入饲料中混合均匀。
实施例2
称取黄连1500g,金银花700g,扛板归2500g,地榆700g,板蓝根1500g,山豆根300g,草果3500g,鹤虱300g,使用机械粉碎机将各药物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药物过100目筛,然后搅拌混合,最后分剂量包装。使用时将所述鱼药按鱼体重的0.7%拌入饲料中混合均匀。
实施例3
称取黄连1700g,金银花800g,扛板归2300g,地榆800g,板蓝根1700g,山豆根200g,草果3700g,鹤虱200g,使用机械粉碎机将各药物进行粉碎,将粉碎后的药物过100目筛,然后搅拌混合,最后分剂量包装。使用时将所述鱼药按鱼体重的0.7%拌入饲料中混合均匀。
2014年7月1日至7月15日,在浙江省舟山市某养鱼场进行了为期15天的鱼药效果实验,将400条染病金鱼平均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喂食普通鱼药,其它3组分别每天喂食实施例1—3的鱼药,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鱼药的效果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