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及其轮胎压力发射机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0599.1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史卫华;李威;傅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隆霍富(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161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速度信号 轮胎压力发射机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加速度传感器 射频接收模块 轮胎 第二处理器 接收机 通信模块 转向信号 汽车 射频发射模块 第一处理器 加速度曲线 轮胎位置 频率关系 采集 发送 | ||
1.一种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能够定位分别布置在汽车的各个轮胎上的轮胎压力发射机,该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包括:
多个轮胎压力发射机,分别布置在汽车的各个轮胎上,每一轮胎压力发射机包括:
加速度传感器,用以采集对应轮胎的加速度,获得加速度信号;
第一处理器,根据该加速度信号生成加速度曲线,且根据该加速度曲线确定加速度信号的频率;以及
射频发射模块,用以发送该加速度信号的频率;
接收机,包括:
射频接收模块,接收各轮胎压力发射机发出的各加速度信号的频率;
通信模块,接收汽车的转向信号;以及
第二处理器,连接该射频接收模块和该通信模块,该第二处理器在该转向信号指示的转向期间,根据各加速度信号的频率关系,确定各加速度传感器所在的轮胎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转向信号指示汽车为左转时,该第二处理器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大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右前轮,加速度频率最小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左后轮,当该转向信号指示汽车为右转时,该第二处理器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大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左前轮,加速度频率最小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右后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信模块还接收汽车的防锁死刹车系统的各轮胎频率信号,且当该转向信号指示汽车为左转时,该第二处理器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大且与右前轮频率信号最接近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右前轮,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小且与左后轮频率信号最接近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左后轮;当该转向信号指示汽车为右转时,该第二处理器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大且与左前轮频率信号最接近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左前轮,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小且与右后轮频率信号最接近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右后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处理器设定一学习模式及一学习时间,在该学习模式被触发后,该第二处理器在该学习时间内确定各加速度传感器所在的轮胎位置。
5.一种轮胎压力发射机的定位方法,用以定位分别布置在汽车的各个轮胎上的轮胎压力发射机,该定位方法包括:
通过布置在对应的轮胎上且连接各轮胎上的轮胎压力发射机的多个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对应轮胎的加速度,获得加速度信号;
在各轮胎压力发射机中根据各加速度信号生成各加速度曲线,且根据各加速度曲线确定各加速度信号的频率;
从各轮胎压力发射机发送各加速度信号的频率;
在汽车的接收机上接收各轮胎压力发射机发出的各加速度信号的频率;
在该接收机上接收汽车的转向信号;
在该转向信号指示的转向期间,在该接收机上根据各加速度信号的频率关系,确定各加速度传感器所在的轮胎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转向信号指示汽车为左转时,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大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右前轮,加速度频率最小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左后轮,当该转向信号指示汽车为右转时,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大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左前轮,加速度频率最小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右后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该接收机上接收汽车的防锁死刹车系统的各轮胎频率信号,并且,
当该转向信号指示汽车为左转时,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大且与右前轮频率信号最接近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右前轮,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小且与左后轮频率信号最接近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左后轮;
当该转向信号指示汽车为右转时,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大且与左前轮频率信号最接近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左前轮,确定加速度频率最小且与右后轮频率信号最接近的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右后轮。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定一学习模式及一学习时间,在该学习模式被触发后,在该学习时间内确定各加速度传感器所在的轮胎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隆霍富(上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保隆霍富(上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5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豆种子和油的组成以及产生所述种子的方法
- 下一篇:超低温制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