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作粘膜给药助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0485.7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昝峰;胡新辉;桂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狮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32 | 分类号: | A61K47/32;C08F220/28;C08F220/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作 粘膜 助剂 新型 高分子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作粘膜给药助剂的新型高分子医用材料。
背景技术
以往的口服药或外用药因未采用缓释、控释技术,使得进入患者体内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无法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部位释放出来,因而患者虽服用了不少药物,却难以收到预想的治疗效果。随着医药领域的技术进步,人们发现,如果能够对进入患者体内的药物进行定点、定时有控制的释放而不是短时间内很快释放,则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具有不同缓释、控释功能的各种药物助剂相继被开发出来并在各种给药方式和给药系统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就是一类很好的给药助剂。当用作给药助剂时,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不同,其对药物在人体内的运动时间的影响和药物释放的时间影响也不同。粘膜给药是给药系统中常用的一种给药方式,包括除了胃肠道以外的口腔给药、鼻腔给药、直肠给药、眼部给药和子宫阴道给药等。现有的粘膜给药助剂虽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缓释、控释作用,但还不够精准,许多给药助剂在与粘膜用药复合使用后,药丸或药粒不能在所设计的时间到达患者身体的预定部位,也不能按照预定的剂量释放药物,因此难以达到所期望的药物助剂效果。为了充分发挥粘膜用药的效果,减少患者疾病痛苦和经济负担,粘膜用药迫切需要一种具有缓释、控释功能的用药助剂。本发明产物正是粘膜用药所需要且具有精准控制效果的一类高分子给药助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的粘膜给药助剂精准性差、使用效果不理想等缺陷,提高粘膜用药助剂的功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作粘膜给药助剂且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通过选择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合适聚合物单体及各单体之间的配比,根据高分子聚合反应的机理确定共聚反应的工艺参数、控制聚合反应的工艺过程来获得预期的高分子聚合物。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共聚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将其与粘膜用药以适当方式成型后用于粘膜给药系统,患者服用或外用后,型药可在预计时间到达身体预定部位并释放出预计的药量,其作为粘膜用药助剂缓释、控释效果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物料配制:将100克丙烯酸羟丙酯溶解于20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打入高位槽1中待用;将200克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溶于40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匀后打入高位槽2待用;将1.5克引发剂过硫酸钾溶于40毫升,搅匀后打入高位槽3待用。
(2)聚合反应:将高位槽1中的丙烯酸羟丙酯溶液的30毫升、高位槽2中的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溶液60毫升依次放入一适当容积且带搅拌的多口反应器中,用氮气吹扫反应器1分钟,采用水浴加热方式将反应器中的物料缓缓升温至60℃时开始同时滴加丙烯酸羟丙酯、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溶液,采用加热或冷却方式将反应器中的物料温度控制在60~65℃;控制三种物料的滴加速度,使三种物料在同一时间内加完;滴加时间控制在2~2.5小时;单体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于65℃下维持2小时,结束共聚合反应,反应停止前始终保持氮气保护。
(3)干燥粉碎:将反应产物移至适当容量的旋转蒸发器中,真空、旋转、加热条件下去除反应物料中的水分,当旋转蒸发器中无水分馏出时,取出蒸发器中固体物料并采用适当粉碎装置将其制成粉体待用。
实施例2.
(1)物料配制:将100克丙烯酸羟丙酯溶解于15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打入高位槽1中待用;将400克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溶于600毫升去离子水中,搅匀后打入高位槽2待用;将2.5克引发剂过硫酸钾溶于40毫升,搅匀后打入高位槽3待用。
(2)聚合反应:将高位槽1中的丙烯酸羟丙酯溶液的25毫升、高位槽2中的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溶液100毫升依次放入一适当容积且带搅拌的多口反应器中,用氮气吹扫反应器1分钟,采用水浴加热方式将反应器中的物料缓缓升温至65℃时开始同时滴加丙烯酸羟丙酯、二甲胺基丙基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钾溶液,采用加热或冷却方式将反应器中的物料温度控制在65~70℃;控制三种物料的滴加速度,使三种物料在同一时间内加完;滴加时间控制在2~2.5小时;单体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于70℃下维持2小时,结束共聚合反应,反应停止前始终保持氮气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狮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狮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