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斜孔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8246.8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2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涛;沈厚平;马志安;杨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斜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零件上的斜孔,一般都要在加工中心或者是数控铣床上完成,由于在机 加工的工序中,经常遇到旋转工作台后加工斜孔,但旋转后工件的坐标点难以确定,都 是技术人员在电脑上模拟计算,既费时费力,又不利于一线操作人员直接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斜孔加工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动态斜孔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斜孔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将工件放置在卧式加工中心上,确定基准轴H到回转中心的距离为X,端 面Q到回转中心的距离为Z,斜孔φD轴线与端面Q的交点为A,孔轴线与端面Q的交点 到基准H的距离为M;
步骤二:将工件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α;
步骤三:旋转后斜孔φD轴线与面Q的交点为A’,A’点相对机床中心O的坐标 为(XX,ZZ);
步骤四:确定A’点的坐标(XX,ZZ)的位置:
XX=L*sin(β-α)
ZZ=L*cos(β-α),其中,β为OA’与旋转后的基准轴H的夹角,
若基准轴H在工作台右侧:
OA的长度为L=(M-x)^2+z^2)^0.5
∠AOB为β=artg((M-x)/z)
若基准轴H在工作台左侧:
OA的长度为L=(M+x)^2+z^2)^0.5
∠AOB为β=artg((M+x)/z);
步骤五:用钻头在工件上A’点位置钻出斜孔。
较优的,所述角度α的取值范围在0到60度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 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工件未旋转前位置示意图;
图2为工件旋转16°后位置示意图;
图3为工件旋转α角度后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斜孔加工方法,其包括如 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将工件放置在卧式加工中心上,确定基准轴H到回转中心的距离为X,端 面Q到回转中心的距离为Z,斜孔φD轴线与端面Q的交点为A,孔轴线与端面Q的交点 到基准H的距离为M;
步骤二:将工件逆时针旋转16°;
步骤三:旋转后斜孔φD轴线与面Q的交点为A’,A’点相对机床中心O的坐标 为(XX,ZZ);
步骤四:确定A’点的坐标(XX,ZZ)的位置:
XX=L*sin(β-16°)
ZZ=L*cos(β-16°),其中,β为OA’与旋转后的基准轴H的夹角,
若基准轴H在工作台右侧:
OA的长度为L=(M-x)^2+z^2)^0.5
∠AOB为β=artg((M-x)/z)
若基准轴H在工作台左侧:
OA的长度为L=(M+x)^2+z^2)^0.5
∠AOB为β=artg((M+x)/z);
步骤五:用钻头在工件上A’点位置钻出斜孔。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 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 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8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