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燃气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6627.2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6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熊开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F24C13/00;F24C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燃气灶,具体涉及一种
对现有燃气灶进行了改造,增加了节能结构的节能燃气灶,从而实现节约能量和二次利用能量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绝大多数家庭都使用天燃气作为燃料,因此燃气灶已经成为了人们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但现有的燃气灶在燃气燃烧过程中,有大部分热能直接散发到周围空气中,不仅造成了厨房内的环境热污染,而且导致能源的白白浪费,从而人们烧水、做饭的成本都比较高。
当今社会越来越强调低碳环保,节能是低碳环保的重要基础,是耗能型产品的基本设计原则。燃气灶使用面广,燃料消耗量大,其能量利用率关系到低碳社会的建设,更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经济效益口社会调研表明,现有的燃气灶能量利用率不足60% 。能量的利用率不高,主原因在于现有的燃气灶设计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无法实现节约能量,没有相应的结构来实现对散发到环境中的能量进行二次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燃气灶耗能大等缺陷,提供一种节能燃气灶,该燃气灶能对灶内的能量进行二次回收利用,能量使用率较高,降低了家庭生活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达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燃气灶,包括燃烧器和与燃烧器相连接的进气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和设于进气管上的进气控制阀,还包括具有储热空腔的灶体,所述灶体上部设有若干锅架,所述灶体的储热空腔内缠绕盘旋设置有储水管,灶体外壁上分别设有与储水管内部相连边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灶体由内侧壁、外侧壁和底壁构成一个凹槽空腔结构,所述灶体的内侧壁由导热材料制造,灶体的外侧壁由隔热材料制造。
本发明提供灶体内侧壁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灶体的内侧壁由导热陶瓷或金属材料制造,陶瓷材料或金属材料均选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当然灶体内侧壁也可以选用其它导热材料,只要能实现铸造成型、导热性强都行。
本发明提供储水管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水管由导热金属材料制造,这样燃气灶内燃烧的热量就能更充分地传输到储水管中,并储存热量至储水管的水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灶体内侧固定有若干支撑架,支撑架的端部固定连接于燃烧器上。
作为本发明更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灶体的底部设有若干支撑脚。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 本节能燃气灶在燃烧器燃烧过程中,火焰产生大量的热量对炊具进行加热;同时,伴随着燃烧,大量的热量会向四周散发,由于在燃烧器的外部设有节能结构的灶体,此时,灶体中储水管内的水可以对多余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从而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生活热水。本节能燃气灶不仅节能环保,而且降低了生活成本,提高了人们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2) 并且,灶体由导热内侧壁、隔热外侧壁和底壁构成一个腔体结构,该腔体结构不仅内部传递效率高,而且与外部隔热效果好,从而使得本节能燃气灶回收热量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2 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 一燃烧器, 2一进气管, 3一灶体, 4一支撑架, 5一锅架, 6一进水管, 7一出水管, 8一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如图1 ~图2 所示,一种节能燃气灶,包括燃烧器1 和与燃烧器l 相连接的进气系统,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2 和设于进气管2 上的进气控制阀。本节能燃气灶还包括具有储热空腔的灶体3 ,灶体3 上部设有若干锅架5 ,如图2 所示,本实施例的锅架5 为四个,四个锅架5 均匀分布固定设于灶体3 上端的端面上,四个锅架5 也可以都设于灶体3 上端的内侧壁)。灶体3 的储热空腔内缠绕盘旋设置有储水管(图中未示出) ,灶体3 外壁上分别设有与储水管内部相连通的进水管6 和出水管7 ,使用时,从进水管6 放入冷水,储存于储水管内,燃气灶在燃烧过程产生热量对储水管内的水加热,需要使用热水时,可以直接从出水管7 放出;如果家庭需要烧开水,可以使用这种加热方式对水进行预加热,能够大大节约能源,提高了能量的使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6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