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16610.7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云;王清来;刘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欧阳沁 |
地址: | 330063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石 溜井 高效 矿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属于矿山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金属及非金属矿山常常需要布置溜井放矿系统,对于粘结性矿石,现有的矿山溜井放矿系统普遍存在“堵矿”、“跑矿”等现象,常规的“放炮”处理堵矿措施存在处理时间长、对现场装备造成破坏、影响溜井放矿正常生产、处理效果差、安全隐患大等不足,是矿山溜井放矿系统高效率作业的“瓶颈”技术问题。综合矿山生产实践,溜井放矿系统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现有的溜井放矿系统一般设置一条检查平巷,检查平巷与检查、通风天井连通,当出现矿石堆积堵塞时,一条检查平巷施工作业难以满足破除堵塞矿石要求。矿石在溜井内部是自然拱破坏并不断向下运动的过程,当矿石含水、粘性较大时,矿石形成胶结效应,自然拱不能破坏而产生连续地下向运动。因此,溜井往往除了在变截面处易出现矿石堵塞,在溜井储矿段中下部也可能发生矿石堵塞。
(2)单段振动给料单元振动放矿作用范围小,易起拱堵塞。目前矿山一般采用单段振动给料单元振动给矿,振动给料单元只能对溜口附近矿石起到振动作用,放矿溜口两侧和后侧往往成为矿石溜放的死角,放矿死角的存在既不利于溜井放矿,也会成为矿石胶结起拱的支点,尤其当矿石含水、粘性较大,这种效应就更为突出,严重降低溜井放矿的效能。
(3)溜井放矿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若是采用常规的“放炮”处理溜井堵塞,还会产生大量炮烟,造成溜井放矿工作环境很差,降低工人工作效率,影响溜井放矿系统的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解决和克服现有溜井放矿易造成矿石堵塞,特别是当矿石含水、粘性较大条件下极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提高溜井放矿的效能,改善放矿现场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矿石溜井高效放矿工艺系统,溜井的侧面通过检查平巷与行人/通风天井连通,检查平巷内设置有密闭门,行人/通风天井内安装有梯子间,溜井与行人/通风天井的底部通过运输巷道连通;溜井底部设置两段振动给料单元,第一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板体构成,振动板体由振动面板、密封垫和支撑板从上到下依次连接而成,其周边设置有密封角钢,支撑板下固定有支撑钢梁且中间安装有偏心振动电机,振动面板顶端设有固定弯钩,固定弯钩搭接于混凝土框架内边固定的钢棒上,振动板体埋设于混凝土框架的凹槽内;溜井底部四面安装有倾斜挡板;第二段振动单元由两并排的振动给料机组成,振动给料机安装于混凝土基础的上方,振动给料机的上方装有放矿闸门,放矿闸门侧面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方安装有控制台;在第一段振动单元下方的混凝土框架内设置有通风通道,且通风通道与联络巷道连接,通风通道内侧壁埋设有爬梯。
所述振动面板的水平倾斜角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
所述挡板的水平倾斜倾角大于矿石自然安息角。
本发明针对现有溜井放矿系统容易矿石堵塞现象,一是在溜井矿仓部位设计了多段检查平巷,各段检查平巷分别与行人/通风天井连通;二是设计了两段式振动给料溜井底部结构,两段振动单元均通过控制台实现自动化控制;三是溜井底部与运输巷道连通,方便清理粉矿并加强溜井底部通风,改善溜井底部作业卫生环境。当矿石溜放效果较好,控制台只需控制第二段振动单元作业;若现场矿石粘性大,易在溜井溜口上部形成胶结拱,控制台应控制两段振动单元同时作业。通过振动单元产生的激振力破除矿石的粘结效应。同时,技术人员应根据溜井内部矿石堵塞具体情况,通过行人/通风天井上升到一段或多段检查平巷,破坏粘结拱,实现溜井放矿作业的连续性。
本发明通过振动单元产生的激振力破除矿石的粘结效应。同时,技术人员应根据溜井内部矿石堵塞具体情况,通过行人/通风天井上升到一段或多段检查平巷,破坏粘结拱,实现溜井放矿作业的连续性。实现了溜井底部振动单元自动化控制,且造价低廉、易于施工或人工安装,可有效解决现有溜井放矿系统弊端,提高了矿石溜放效率,特别是实现强粘性矿石溜井放矿工艺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具有广泛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溜井竖向多段检查平巷布置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是图2中D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B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C向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6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直流变换器
- 下一篇:一种变整流升降压PFC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