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CM橡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6169.2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7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泰诚恩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20/18;C08L33/08;C08K13/02;C08K3/04;C08K5/098;C08K5/09;C08K3/34;C08K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cm 橡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领域,涉及一种ACM橡胶。
背景技术
1912年,德国人O.勒姆首次研究了聚丙烯酸酯的硫化。1944年,美国的C.H.费希尔等开发了丙烯酸乙酯同2-氯乙基乙烯基醚共聚橡胶,1948年,固特里奇化学公司将该产品工业化。1952年,美国单体公司开始生产丙烯酸丁酯与丙烯腈共聚的丙烯酸酯橡胶。1955年,日本东亚合成化学工业公司也生产了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共聚橡胶。为克服这种橡胶的低强度和低温性能差等缺点,1975年美国杜邦公司开发成功丙烯酸酯-- 烯烃共聚橡胶,其典型代表是丙烯酸乙酯-乙烯无规共聚物和其后的丙烯酸乙酯-乙烯交替共聚橡胶。据悉,它们可在-40~175℃的燃料油环境中长期使用。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丙烯酸酯橡胶产量迅速增长。1963年世界产量为1300~1500t,1984年产量已增至7~8kt。因此,提出一种耐老化、耐油、耐臭氧能力较强的ACM橡胶配方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ACM橡胶中包含下列份数组成部分:
丙烯酸酯聚类混合物40-45%,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1-5%,快压出炭黑FEF10-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4%,硬脂酸钾2-3%,醋酸丁酯4-7%,防老剂RD10-16%,硬脂酸纳1-3%,甲酸6-12%,丙烯酸丁酯10-15%,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15-20%,甲酚8-10%,五水偏硅酸钠9-11%,乙酚3-5%,丙酮7-10%,环已酮1-2%,硫磺10-15%。
所述丙烯酸酯聚类混合物由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及乙烯按照5:4:1的比例混合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含有丙烯酸酯聚类混合物的ACM橡胶弹性较好并且具有耐老化、耐油、耐臭氧及硫化点低等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一种ACM橡胶。包含下列组成部分:丙烯酸酯聚类混合物40%,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1%,快压出炭黑FEF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硬脂酸钾2%,醋酸丁酯4%,防老剂RD10%,硬脂酸纳2%,甲酸6%,丙烯酸丁酯10%,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15%,甲酚8%,五水偏硅酸钠9%,乙酚3%,丙酮7%,环已酮1%,硫磺10%。所述丙烯酸酯聚类混合物由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及乙烯按照5:4:1的比例混合而成。
实施例2
本发明涉及一种ACM橡胶。包含下列组成部分:丙烯酸酯聚类混合物45%,全氟烷基乙烯氧化物5%,快压出炭黑FEF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硬脂酸钾3%,醋酸丁酯7%,防老剂RD16%,硬脂酸纳3%,甲酸11%,丙烯酸丁酯15%,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20%,甲酚10%,五水偏硅酸钠11%,乙酚5%,丙酮10%,环已酮2%,硫磺15%。所述丙烯酸酯聚类混合物由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及乙烯按照5:4:1的比例混合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泰诚恩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泰诚恩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6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