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铬钼合金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5551.1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支欣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6/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合金 性能 热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铬钼合金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模具成型工业因其效率高、成本低、节约材料等特点而飞速发展,由此带动了模具钢的发展。同时,随着塑料制品业的发展,塑料模具钢的市场需求量稳定增长,其需求量已占模具钢总需求量的65%,并将进一步持续增长。我国塑料模具钢发展较晚,目前还缺乏塑料模具的专用钢种,主要依赖进口模具钢材。因此,开发出性能稳定的国产模具钢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Cr2Mo模具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淬透性和抛光性,作为塑料模具钢应用广泛。如果能获得更加稳定的性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优势,使其硬度和冲击韧性性能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铬钼合金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硬度更高,冲击韧性更好,以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铬钼合金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3Cr2Mo钢;
(2)淬火:淬火温度为830~950℃;
(3)回火:回火温度为480~680℃,回火时间为1~9h。
所述步骤(2)或(3)中采用管式电阻炉进行淬火和回火工艺。
所述步骤(2)中采用900℃淬火。
所述步骤(3)中采用600℃回火,回火时间3h。
本发明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效果如下:
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3Cr2Mo模具钢硬度先升高,后趋于平缓,最后出现下降趋势,冲击韧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3Cr2Mo模具钢硬度随着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冲击韧度随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经900℃淬火,600℃回火3h后,3Cr2Mo模具钢冲击韧度最好,硬度也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铬钼合金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3Cr2Mo钢;
(2)淬火:淬火温度为830~950℃;
(3)回火:回火温度为480~680℃,回火时间为1~9h。
所述步骤(2)或(3)中采用管式电阻炉进行淬火和回火工艺。
所述步骤(2)中采用900℃淬火。
所述步骤(3)中采用600℃回火,回火时间3h。
采用上述一种提高铬钼合金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得出如表1所示的淬火温度与3Cr2Mo钢硬度和冲击韧度的关系。可以看出,淬火温度低于830℃时,3Cr2Mo模具钢表面硬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淬火温度介于830~950℃之间时,硬度曲线趋于平缓,约为57HRC。淬火温度高于950℃时,硬度出现下降趋势。同时,试样的冲击韧度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在淬火温度为900℃时出现最大值。随着淬火温度的增加,残余奥氏体量增加,残余奥氏体分布在板条马氏体之间,对裂纹扩展起阻碍作用,有助于冲击韧度的提高。但是,随着淬火温度的继续升高,板条马氏体粗化,其影响作用大于残余奥氏体增加对冲击韧度的影响,冲击韧度出现下降。
采用上述一种提高铬钼合金性能的热处理工艺,可以得出如表2为回火温度与3Cr2Mo钢硬度和冲击韧度的关系。可以看出,3Cr2Mo钢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中的碳含量降低,同时碳化物弥散析出,聚集长大,数量减少。长大的碳化物与基体失去共格关系,减弱了增强效应,强度下降。另外,冲击韧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呈增大的趋势。回火温度较低时,冲击韧度增加缓慢,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冲击韧度曲线斜率变大,冲击韧度增加速度变快。在回火温度较低时,残余奥氏体发生分解较少,其阻滞裂纹扩展的作用较强,同时碳化物从马氏体中弥散析出,消除了淬火应力,从而提高了冲击韧度。随着回火温度的进一步提高,α相开始发生回复与再结晶,3Cr2Mo模具钢韧性大大提高。虽然温度升高加速了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碳化物开始在板条状马氏体间析出,使晶界的断裂强度降低,失去了阻滞裂纹扩展的作用,冲击韧度降低。但是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回复与再结晶因素占主导地位,冲击韧度上升加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支欣,未经支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5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