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纸加膜双层套袋的水果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15501.3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世慧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20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纸加膜 双层 水果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纸加膜双层套袋的水果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水果的外观以及防止病虫害,防止农药喷洒残留,在水果生长期间,果农多数会在果树挂果之后套上套袋进行保护,然后在将近成熟期的时候取下袋子让其接受光照进行着色,虽然从开始着色到采摘时间并不会很久,但是仍然有可能遭遇强光、大风、阴雨或者其它恶劣天气造成水果日灼、裂纹等表面受损,商品果率低。因此,在着色的十几天时间内,仍然需要对水果进行套袋保护。
目前,在水果栽培过程中,当果树挂果后,为了防止病虫的危害,消除农药残留,提高水果的生长品质和产量,通常使用双层套袋对水果进行保护。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双层套袋有双层纸套袋和纸加膜双层套袋,如中国专利号“200710114834.5”在2009年6月10日公开的一种果实发育套袋,和中国专利号“200620036722.3”在2007年12月26日公开的一次性套袋能二次脱袋的新型膜纸双层水果套袋。对于上述两种结构的双层套袋来说,其栽培方法均为:在果树挂果后,将双层套袋在幼果上,再使用外层袋自带的缠绕丝将双层套袋捆扎在幼果果梗上,待果子进行着色期后,脱除外层袋,保留内层袋保护果子着色,待果子成熟后,内层袋连同成熟果子一起采摘。但在实际栽培过程中,由于双层纸套袋中内层纸袋的下部为全开口结构,纸加膜双层套袋中内层膜袋的上部为全开口结构,且在脱除外层纸袋后,内层纸袋和内层膜袋的上部均无缠绕丝继续捆扎,仅靠其材料本身的特性包裹在果子上,这就导致内层纸袋或内层膜袋在果子成熟上色时,内层纸袋或内层膜袋容易随外层纸袋一同滑落或容易在大风的作用下向上翻折(即在外界大风的作用下,整个内层纸袋容易卷缩成一团)或容易在大风或雨水的作用下脱落,从而使果子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容易对果子造成伤害,不能有效地对果子提供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纸加膜双层套袋的水果栽培方法,本发明主要解决以下二个技术问题:一是能够增强内层膜袋包裹在果子上的稳定性,防止内层膜袋脱落;二是使内层膜袋能够随果子上色采摘并直接售卖,解决水果再包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使用纸加膜双层套袋的水果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果树挂果后,将双层套袋套设在幼果上,然后使用缠绕丝将双层套袋中的内层膜袋和外层纸袋分别捆扎在幼果果梗上;
b、待果子成长至着色期后,解开外层纸袋上的缠绕丝,脱除外层纸袋,保留内层膜袋保护果子着色;
c、待果子成熟后,内层膜袋随成熟果子采摘并售卖。
所述步骤a中的缠绕丝分别为设置在内层膜袋上部的竖向缠绕丝和设置在外层纸袋上部的竖向缠绕丝。
所述内层膜袋上的缠绕丝与外层纸袋上的缠绕丝设置在双层套袋上部的同侧或异侧。
所述内层膜袋的上部为全开口结构。
所述内层膜袋与缠绕丝由机械一体化制成,所述外层纸袋与缠绕丝由机械一体化制成。
所述内层膜袋采用透光率在85%以上的打孔膜制成。
本发明的具体栽培方法为:在果树挂果后,对幼果套袋时,先同时撑开双层套袋,再用手轻轻握住幼果果梗,将双层套袋同时套在幼果上,然后先使用内层膜袋上的缠绕丝将内层膜袋捆扎在幼果的果梗上,再使用外层纸袋上的缠绕丝将外层纸袋捆扎在果梗上,外层纸袋覆盖在内层膜袋上。当果子成长到着色期时,解开外层纸袋上的缠绕丝,脱掉外层纸袋,内层膜袋与其上部的缠绕丝配合继续保留在果子上保护果子着色。待果子成熟后,内层膜袋连同果子一同采摘售卖。本发明在栽培过程中, 只需要一次套袋(同时套内层纸袋和外层膜袋)和一次脱袋(脱外层纸袋,内层膜袋在果子上且一直保留到出售,并随果子一起对外销售,实现在采摘后内层膜袋还能给果子以保护),不仅节约了再包装的用纸(拷贝纸)用膜(保鲜膜)成本,还大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世慧,未经徐世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5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