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电磁型电源总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14964.8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精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44 | 分类号: | H01H50/4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电 电源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总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电磁型电源总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电源总开关采用的是推杆(即动铁芯)带动触片构件而使动触片构件与固定电极接通或断开实现汽车电源的开关控制,其中推杆的径向活动限制,而在轴向运动相对自由,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力促使动触片构件与固定电极的吸合来实现电源的接通。然而,目前使用的电源总开关多为单组线圈,线圈吸合时的功率与保持时的功率一样大,而电源总开关在吸合到位后处于保持阶段,其线圈所需的维持功率并不需要太大,所以一般的单组线圈电源总开关将有大量的电能因线圈发热而损失,造成了电能的严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节能且吸合效果较好的车用电磁型电源总开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电磁型电源总开关,包括电磁构件、金属壳体、动铁芯、动触片构件和固定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构件主要由导磁板、线架和设置于线架上的主线圈与辅助线圈构成,其中辅助线圈设置于主线圈的外侧,并且在辅助线圈的闭合回路上串联有热敏电阻,该热敏电阻通过906绝缘胶固定于胶木的凹槽内。
本发明所述的热敏电阻的一端与辅助线圈的出线端连接于第一接线柱,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主线圈的进线端连接于第二接线柱,辅助线圈的出线端与主线圈的出线端连接于第三接线柱,第二接线柱与第三接线柱分别与外部接线片相连。
本发明通过设置两组线圈主线圈和辅助线圈,并在辅助线圈的闭合回路上串联热敏电阻,实现了降低能耗,降低吸合电压,减少发热量和减少耗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径向剖视图。
图面说明:1、电磁构件,2、金属壳体,3、动铁芯,4、动触片构件,5、固定电极,6、导磁板,7、线架,8、主线圈,9、辅助线圈,10、热敏电阻,11、胶木,12、第一接线柱,13、第二接线柱,14、第三接线柱,15、线圈进线孔,16、线圈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一种车用电磁型电源总开关,包括电磁构件1、金属壳体2、动铁芯3、动触片构件4和固定电极5,所述的电磁构件1主要由导磁板6、线架7和设置于线架7上的主线圈8与辅助线圈9构成,其中辅助线圈9设置于主线圈8的外侧,并且在辅助线圈9的闭合回路上串联有热敏电阻10,该热敏电阻10通过906绝缘胶固定于胶木11的凹槽内,所述的热敏电阻10的一端与由线圈进线孔15引出的辅助线圈9的出线端连接于第一接线柱12,热敏电阻10的另一端与由线圈进线孔15引出的主线圈8的进线端连接于第二接线柱13,由线圈出线孔16引出的辅助线圈9的出线端与主线圈8的出线端连接于第三接线柱14,第二接线柱13与第三接线柱14分别与外部接线片相连。
本发明灌注906绝缘胶一方面可以帮助热敏电阻散热,其在电源总开关长时间工作后断开时,短时间内便能使热敏电阻处于导通状态;另一方面可以固定热敏电阻,防止热敏电阻因震动可能导致的一些隐患。
热敏电阻在电源总开关中应用后带来的好处:
1、能耗降低。一般的单组线圈电源总开关,它吸合时的功率跟保持时一样大,而电源总开关在吸合到位后的保持阶段,其线圈所需的维持功率并不需要太大,所以一般的单组线圈电源总开关将有大量的电能因线圈发热而被浪费掉, 相比较加了热敏电阻的电源总开关,在设计时主线圈功率比一般的单线圈功率小,但足够可以让电源总开关在保持阶段可靠的工作,这样就能减少电源总开关长时间工作时的能耗。
2、吸合电压低。以标称电压为24V的电源总开关为例,QC/T413中有规定该类电源总开关的吸合电压≤16V,经试验,市场上一般的单线圈电源总开关很少能到达标准,一般都在18-19V,甚至更高,用了热敏电阻的双线圈电源总开关由于它的辅助线圈功率较高,电源总开关吸合时能够给动铁芯提供一个较大的力,从而保证了电源总开关在电压较低时也能正常工作。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型的电源总开关的吸合电压能达到15V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精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精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9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