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软管曝气水质改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4927.7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王敏;蕾蕾;苏洁;万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软管 水质 改善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孔软管曝气水质改善系统。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等污染防治技术一直是世界各国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最初人们主要关注点源污染物的排放,因此花费大量精力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之后人们又开始关注河流、湖泊流域内的非点源污染问题,以流域为对象,研究河流、湖泊的污染防治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发现河流、湖泊等的内源污染同样不容忽视,其污染负荷甚至远远高于外源污染负荷。这主要是由于河流、湖泊底部存在的沉积物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适当条件下不断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河流、湖泊水质恶化。如滇池80%~90%的氮、磷分布在沉积物中;国外学者调查的23个分层湖库中,厌氧均温层释放的内源磷占总输入磷最高甚至达90%。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河流、湖泊的内源污染是个严峻的问题。许多科研工作者也在此方面提出了很多方法和措施,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1.底泥疏浚。采取工程措施,将河流湖泊底泥清理外运,减少污染物总量;2.底泥原位固定(封闭)。投加化学药剂、水泥或者塑料膜,使底泥和水体隔绝,减少污染物释放;3.生物治理。人工种植、养殖各种植物或者水生动物,消耗水体及底泥中的污染物质。从实践来看,这些方法虽然有一点效果,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底泥疏浚,工程量巨大,清理的底泥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疏浚的效果在短期内比较显著;底泥原位固定技术将新的物质引入底泥和水体,这些污染可能是新的污染源,此外原位固定的效果不稳定;生物治理效率较低,受环境制约较大,难以大范围推广。因此,开发一种经济高效的内源污染控制技术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工程领域,气泡羽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利用气泡羽流作防波堤对土木工程进行防护,在河口用气泡幕防止盐水入侵,防止航道和港口结冰,而利用气泡羽流来为河流、湖泊水体增氧和控制水体的分层结构以改善水质则是环境水力学一直以来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湖泊、水库、河流的水质改善工程中,国际上目前则形成了以同温层(空气或纯氧)曝气、气泡羽流混合、扬水筒混合、机械混合等物理修复技术为代表的水质改善方法,并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应用。
这主要是由于气泡羽流的氧传质效率高,能迅速增加水体含氧量;同时气泡羽流在大水深湖泊、水库中能有效改善斜温层对水质的影响;此外通过在水库、湖泊、河流底部进行人工供氧,可以很好地抑制水库、湖泊、河流底部的沉积物中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铁、锰等金属离子的释放,对控制内源污染非常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孔软管曝气水质改善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曝气不均匀,氧传质效率低下及设备维护检修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孔软管曝气水质改善系统,包括浮沉管,浮沉管的一端同时与供气系统和注水系统连接,浮沉管与供气系统连接处安装有第二阀门,浮沉管与注水系统连接处安装有第三阀门,供气系统还与主曝气管的一端连接,供气系统与主曝气管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门,主曝气管是由若干个T字形的第一三通接头水平连接而成的,每个第一三通接头又对应连接有T字形的第二三通接头,若干个第二三通接头依次水平连接在微孔软管上,第一三通接头与第二三通接头之间还设置有逆止反透水阀,浮沉管、主曝气管、微孔软管通过软绳捆绑在一起,软绳上还连接有挂环,挂环通过绳索连接有悬挂物。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微孔软管位于浮沉管和主曝气管下方。
主曝气管的内径小于浮沉管的内径。
绳索为不锈钢缆绳或弹性绳索。
本发明一种微孔软管曝气水质改善系统,有益效果是微孔软管能够产生气泡羽流,相比于以往的曝气头,微孔软管不堵塞、不用清洗,并且气泡羽流数量大、分布更均匀、氧转移效率更高,通过将这样的气泡羽流通入水库(湖泊、河流)需氧区域,可以实现人工供氧,为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提供氧气,从而增加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微孔软管曝气水质改善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3.第三阀门,4.浮沉管,5.主曝气管,6.微孔软管,7.第一三通接头,8.逆止反透水阀,9.第二三通接头,10.软绳,11.挂环,12不锈钢缆绳或弹性绳索,13悬挂物,14.供气系统,15.注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油水分离机
- 下一篇:放电型OPGW绝缘引下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