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出粕刮板机的进风调节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4359.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6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严;王安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粕刮 板机 调节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菜籽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出粕刮板机的进风调节设备。
背景技术
在菜籽油生产过程中,菜籽经榨油机压榨后剩下饼粕,这些饼粕进入下一道工序进行处理,处理后进行装箱、运输等。
无论在菜籽轧榨后还是在后续处理中,都需要及时运走处理后的菜籽粕,如果采用人工运输,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处理车间一般温度较高、油烟较大,工作人员在车间搬运菜籽粕非常不便。因此一般采用机械刮粕,现有技术中刮粕机刮粕控制复杂,传动稳定性较弱。
此外,菜籽经蒸炒提取植物油后产生的粕温度较高,后续冷却在空气中自然冷却需要很长时间,存放粕需要大量空间,不能连续生产,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高温菜籽粕会影响刮粕装置以及后续装置的使用寿命。
专利CN203006476U公开了一种出粕刮板机冷却装置,但是其出粕刮板机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进风口,各个进风口处连接进风管道,各个进风管道连接风向,风向一侧连通风机,该装置可以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出粕温度,但是该装置冷却不均匀,主要原因在于:进风口较小,进风管道的出口也较小,冷风进入出粕刮板机后首先对靠近进风口处的菜籽粕进行冷却,再在冷风流动的方向对菜籽粕进行冷却,冷风在冷却过程中由于热交换温度逐渐升高,因此,越靠近进风口冷却效果越好,反之效果越差,因此冷却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在出粕刮板机的进风口和进风管道出口之间的出粕刮板机的进风调节设备,该进风调节设备可以与出粕刮板机较大的进风口相配合扩大送风面积。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出粕刮板机的进风调节设备,包括中空圆筒状的第一连接部、连接出粕刮板机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转换部;所述转换部底端的横截面面积是顶端的横截面面积的两倍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部由前后两个面板、左右两个侧板和顶板构成,所述的前后两个面板为等腰梯形板,其下底边的长度是上底边长度的两倍以上,所述顶板中心开设有通风孔,第一连接部底端连接在该通风孔四周。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个矩形框,所述前后两个面板、左右两个侧板的底端分别焊接在该矩形框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部还固定有法兰盘。
优选的,所述前后两个面板的下底至少长50cm。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主要与进风口较大的出粕刮板机配套使用,本发明上端连接进风管道,下端与进风口配合,由于本发明下端出口较大,使得冷风通过进风口进入出粕刮板机时能够在进入的瞬间同时对较大面积的菜籽粕进行冷却,其冷却面积大,从而冷却得更加均匀;
2、本发明的进风转换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出粕刮板机;11-进风口;12-出风口;13-连接座;22-进风管道; 41-第一连接部;42-转换部;421-面板;422-侧板;423-顶板;43-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进风管道的出口较小无法给进风口大面积送风的问题,将进风转换装置设计为小入口、大出口的结构,与具有较大进风口的出粕刮板机配合,小出口与进风管道配合,大出口与出粕刮板机的进风口配合将冷风以较大的接触面积送入出粕刮板机中,从而使冷风对菜籽粕的冷却更加均匀。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其与具有较大进风口11的出粕刮板机1配合,图1中1为出粕刮板机,出粕刮板机1侧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2,顶部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进风口11,每个进风口11四周设置有一个矩形框状的连接座13,22是进风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