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装置、光源系统和投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4286.5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翼;胡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光源 系统 投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包括:位于激发光的光路上且均匀化所述激发光的第一匀光部件;吸收均匀化后的所述激发光并产生受激光的荧光粉层;位于所述受激光的光路上且均匀化所述受激光的第二匀光部件;其中,所述荧光粉层位于所述第一匀光部件与第二匀光部件之间,且粘附于所述第一匀光部件和第二匀光部件相对的两个表面,从而减小了发光装置、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的体积,并且,由于荧光粉层不需要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因此,减少了器件,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投影的效率。此外,本发明还通过固定在荧光粉层两侧的第一匀光部件和第二匀光部件,提高了荧光粉层的散热,增加了荧光粉层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光源系统和投影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投影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发射激发光的光源10、位于所述激发光的光路上且将所述激发光均匀化的第一匀光系统20、透射所述激发光反射其他光的第一膜片30、吸收所述激发光并依次产生红绿蓝三种受激光的波长转换装置40、位于所述受激光的光路上且会聚所述受激光的收集系统50、反射所述受激光且透射激发光的第二膜片60、将所述受激光均匀化的第二匀光系统70。
其中,所述波长转换装置40包括荧光色轮41和驱动装置42。所述荧光色轮具有多个发光区域,每个所述发光区域均具有荧光粉。所述驱动装置42用于驱动所述波长转换片41旋转,以使不同的发光区域依次位于激发光的光路上,吸收所述激发光并产生红色、或蓝色或绿色受激光,以便利用三基色原理合成显示图像。
但是,上述投影系统器件较多、体积较大,不仅增加了投影系统的成本,还降低了投影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光源系统和投影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投影系统器件多、体积大,而增加投影系统成本和降低投影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位于激发光的光路上且均匀化所述激发光的第一匀光部件;
吸收均匀化后的所述激发光并产生受激光的荧光粉层;
位于所述受激光的光路上且均匀化所述受激光的第二匀光部件;
其中,所述荧光粉层位于所述第一匀光部件与第二匀光部件之间,且粘附于所述第一匀光部件和第二匀光部件相对的两个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匀光部件包括第一入光面和第一出光面,所述第二匀光部件包括第二入光面和第二出光面,且荧光粉层粘附于所述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入光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光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入光面的面积;所述第二入光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匀光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入光面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匀光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入光面相邻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以及所述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的外侧具有金属反射膜。
优选的,所述金属反射膜覆盖所述荧光粉层的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的金属反射膜的外侧还具有散热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匀光部件的第一入光面具有透过所述激发光反射其他光的介质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匀光部件的第二出光面具有单色的介质膜或增透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匀光部件的第二出光面具有收集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修色片,所述修色片包括至少一个透过特定波长范围光线的滤光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投影屏幕装置及其屏幕本体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透镜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