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预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14213.6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迟春;喻源;王端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21/00 | 分类号: | E01C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少 刚性 基层 沥青路面 裂缝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量日益增大,半刚性路面已经成为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发展到今天,我国90%的高等级公路采用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并且其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占了很大比例。而据统计,路面裂缝50%是由于基层破坏导致的反射裂缝,所以控制半刚性基层的裂缝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半刚性基层如果刚度太低,容易因为载荷作用疲劳损坏,刚度太高又容易产生干缩和温缩裂缝,这一对矛盾如果不得到有效的解决将很大程度限制我国半刚性基层路面的发展。如何在保证路面强度的前提下,经济、有效的减少半刚性基层的收缩开裂而导致的路面反射裂缝成为关键。
传统的减少裂缝的方法,如改善碎石配合比、使用添加剂、设置隔离层、控制水泥用量、增加路面厚度、养护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裂缝的产生,但是裂缝还是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主要危害。不同于一般的手段,预裂缝技术在基层修建过程中,通过机械操作的方法,能在保证基层刚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比较明显的减少宽裂缝的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证基层刚度,又能明显减少路面宽裂缝的产生的路面裂缝的预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在基层养护达到1到3天后,用振动压路机对基层进行振动碾压,当基层刚度下降到碾压前40%到60%或出现头发丝大小的网状微裂缝时,停止碾压。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压路机的轮压为13吨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为3.2-4.8km/h。
进一步地,所述基层被碾压面积占基层总面积的90%以上。
进一步地,基层碾压完成后立刻用薄膜覆盖,继续洒水养护,以恢复基层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养护一到三天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振动碾压,使之产生网状微裂缝的方式,有效的释放基层温缩和干缩产生的能量,减少早期宽裂缝的产生,从而减少反射裂缝,并且通过继续养护,网状微裂缝通过水化作用以及其他反应,可以得到有效的自愈合,7天内刚度恢复到碾压前75%以上,之后刚度继续上升,不仅能保证路面所需的刚度要求,并且通过基层微裂缝能有效控制宽裂缝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提高路面的耐压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状微裂缝;2- 路面;3-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在基层3养护达到1天后,用轮压为13吨以上的振动压路机对基层3进行多遍振动碾压,碾压速度为3.2km/h,所述基层3被碾压面积占基层3总面积的90%以上,每压一遍进行刚度测试,当基层3刚度下降到碾压前40%时,停止碾压,接着立刻用薄膜覆盖,继续洒水养护七天以上,以恢复基层3刚度,同时网状微裂缝通过水化作用以及其他反应,可以得到有效的自愈合,不仅能保证路面所需的刚度要求,并且通过基层微裂缝能有效控制宽裂缝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提高路面的耐压性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一种用于减少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裂缝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在基层3养护达到2天后,用轮压为13吨以上的振动压路机对基层3进行多遍振动碾压,碾压速度为4km/h,所述基层3被碾压面积占基层3总面积的90%以上,每压一遍进行刚度测试,当基层3刚度下降到碾压前50%时,停止碾压,接着立刻用薄膜覆盖,继续洒水养护七天以上,以恢复基层3刚度,同时网状微裂缝通过水化作用以及其他反应,可以得到有效的自愈合,不仅能保证路面所需的刚度要求,并且通过基层微裂缝能有效控制宽裂缝引起的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提高路面的耐压性和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路水平旋转式起重永磁铁
- 下一篇:一种扶梯主机传动机架减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