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服务器和补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0053.8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8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军;刘昉;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126 | 分类号: | G06F40/126;G06F40/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服务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一种服务器和一种补字方法,其中,所述终端,包括:请求生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不存在于已存储字符集中的未知字符时,生成补字请求序列;交互单元,将所述补字请求序列发送至服务器,并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与所述未知字符对应的补字字形专属数据;显示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补字字形专属数据,正常显示所述未知字符。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统一有序的在服务器中新增现有标准编中不存在的未知字符,并将生成的字形专属数据发送至终端使用,简便快捷,提高响应速度,同时避免重复补字,降低数据的冗余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字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一种服务器和一种补字方法。
背景技术
字库是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终端通过字库完成字体的呈现,包括:录入、显示、阅读等。现有的主流移动终端的字库基本是按照国家编码标准GBK或GB18030-2000进行组织的。
国家编码标准GBK编码标准兼容GB2312,共收录汉字21003个,提供1894个造字码位,简、繁体字融于一个字库;GB18030-2000是GBK的取代版本,在GBK基础上增加了6000多个CJK统一汉字扩充A的汉字,达27533个汉字,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需求;GB13000-2005/GB13000-2010(完全等同于国际字符编码标准UNICODE5.0)字数达70000多字,这些大字符集最主要的变化是增加了四万多字的CJK统一汉字扩充B,未来还会继续增加CJK统一汉字扩充C、CJK统一汉字扩充D等等。
此外,字符集为了满足自定义字的需求,设置了用户自定义字符区,UNICODE标准内的补字区范围:0XE000—0XF8FF;其他字符集参照转换编码等同执行。
当用户遇到一些冷僻字,例如公民个人信息中姓名、住址中的自造字以及一些特殊的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中的冷僻字,比如:“”,手机里可以识别姓名中的姓:“李”,但是无法识别里面的名字“”。这些冷僻字在目前所有标准的字符集中均无法检索到,说明这些字是新字,在现有标准中不存在。对于这些现有标准中不存在的新字,按照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需要先在PC电脑中通过字符集的补字区进行人工补字后,然后在手机系统中重新复制或下载新字库,再在手机里安装新的字库,此种方式一方面费时费力;另一方面有的用户会按照自己的需求随便地自行补入一个字形,由于针对手机字库的用户自定义区内的补字没有进行统一的分级和排序存放,造成手机字库的用户自定义区内不仅存储无序、杂乱无章,而且还存在字形重复、重复补字的问题,最后,这样产生的补字存储序列和补字字库,很难与其它系统进行传输、交换。
因此,需要一种补字方法,既能方便快捷的补充新的字符,而且可以对补充的新的字符统一分级和排序存储,避免重复补字。
发明内容
考虑到相关技术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补字方案,通过服务器端进行统一有序的多种字体风格的新增补字存储和分发补字字形专属glyph数据到终端(移动设备),终端将其与系统默认的主字库关联后,即可在终端中显示现有标准编中不存在的字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请求生成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不存在于已存储字符集中的未知字符时,生成补字请求序列;交互单元,将所述补字请求序列发送至服务器,并接收来自所述服务器的与所述未知字符对应的补字字形专属数据;显示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补字字形专属数据,正常显示所述未知字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发送补字请求序列和接收补字字形专属数据,可以实现未知字符的正常显示,简便的解决了终端在接收到不存在于已存储字符集中的未知字符时不能显示的问题,与现有技术中在PC电脑中进行补字,并在终端复制或下载、替换相比,方法简便,提高了响应速度,降低了终端新增补字符的使用难度。
其中,由于未知字符在终端中无法正常显示,因此可以通过手写或拍照的形式将当前终端无法显示的冷僻字制作成图片,结合其他请求信息,发出补字请求序列至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00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