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的升降式辅助移动焊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08588.1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00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泽;宋峥嵘;杨丽丽;胡林锋;舒宁华;李金来;冯兴银;崔爱娥;孙明功;郭祥;管珩阳;申涛;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自动 管焊机 升降 辅助 移动 焊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管焊机,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的升降式辅助移动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最大的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所能焊接的最大管径为28英寸。因此,在对大于28英寸的管径进行焊接时,由于现有的二氧化碳管焊机为固定式,无法移动,而且,受设备转台的承重力、转台底座高度以及设备大臂高度的限制;因此,对于部分大于28英寸以上不同材质的管件,无法进行自动焊接,只能由人工手把进行焊接。受操作人员体力消耗过大、操作时间长、施工工期紧等影响,往往短时间内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的升降式辅助移动焊接装置,其能够根据管件尺寸的变化,自动调整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的水平移动距离及升降高度,不仅大大提高了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的作业范围,解决了固定式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因无法移动所导致的无法对大于28英寸的管径进行自动焊接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缩短施工期;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的升降式辅助移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移动升降推车、安装在移动升降推车上的一水平托盘,其中,移动升降推车包括:一L形框架、安装在L形框架底部的数个滚轮L形框架立面架上安装有一液压升降装置。
所述L形框架立面架上安装有两个能够上下移动的叉爪,且叉爪位于水平托盘的底部。
所述液压升降装置为:电动液压千斤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能够根据管件尺寸的变化,自动调整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的水平移动距离及升降高度,不仅大大提高了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的作业范围,解决了固定式焊机因无法移动所导致的无法对大于28英寸的管径进行自动焊接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缩短施工期;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移动灵活、操作简单,受空间限制小,作业范围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移动升降推车、1.1.L形框架、1.2.滚轮、2.调流器、3.焊箱开关、4.水平托盘、4.1叉爪、5.送丝机、6.手动控制盒、7.摆动器控制箱、8.电动十字滑板、9.摆动器、10.焊枪、11电动液压升降装置、12电动升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有:一移动升降推车1、采用焊接方式安装在移动升降推车1上的水平托盘4,其中,移动升降推车1包括:一L形框架1.1、安装在L形框架1.1底部的数个滚轮1.2、L形框架1.1立面架上安装有两个能够上下移动的叉爪4.1,且叉爪4.1位于水平托盘4的底部;L形框架1.1立面架上安装有一电动液压升降装置11,该电动液压升降装置11为:电动液压千斤顶,电动液压千斤顶上设置有电动升降开关12。
水平托盘4的上方放置并固定二氧化碳自动管焊机的调流器2、焊箱开关3、送丝机5、手动控制盒6、摆动器控制箱7、电动十字滑板8以及摆动器9。把上述这些部件组装在移动推车的水平托盘4上,通过启动电动升降开关12控制电动液压升降装置11,可以调节这些部件的升降高度。
焊接时,依据管径大小合理调控移动升降推车1,通过手动控制盒6调节电动十字滑板8上、下、左、右的距离,然后,再通过摆动器控制箱7调节摆动器9摆动的频率和焊枪10焊道的宽度,最后,通过调流器2调节好焊接参数启动送丝机3开始送丝,由滚轮架带动管件即可实现环焊缝自动式焊接。
上述滚轮、调流器、送丝机、摆动器控制箱、电动十字滑板、摆动器、焊枪为现有技术,未作说明的技术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85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舱焊接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铜铝导电排对接或对接加叠接的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