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整机VPI环氧树脂脱模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04139.X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7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宋桂霞;时代;张敬龙;朱勇穗;姚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5/10 | 分类号: | B29B15/10;B29C35/02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整机 vpi 环氧树脂 脱模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整机VPI环氧树脂脱模工艺。
技术背景
目前,电机整机VPI环氧树脂脱模一般采用价格较低的润滑硅脂涂覆于工件不需要浸漆的表面作为脱模材料,采用润滑硅脂脱模工艺有以下几个缺点,1、硅脂用量大,主要依靠涂层厚度来保证脱模效果;2、脱模不彻底,清铲困难且清铲时会将防护底漆一起铲下,影响后工序的防护面漆喷涂;3、VPI过程中,工件表面的润滑硅脂有一部分会残留在绝缘漆中,从而增加了环氧树脂的粘度,降低了树脂的浸透性能,影响电机绝缘层的电气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能减少脱模剂的使用量、脱模效果好、在VPI过程中没有影响的电机整机VPI环氧树脂脱模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整机VPI环氧树脂脱模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工件表面喷涂防护底漆;
步骤2、对工件上不需浸渍的底漆面或配合面的表面进行清理,保证不需浸渍的底漆面或配合面的表面清洁;
步骤3、涂覆脱模剂,在不需浸渍的工件底漆面或配合面涂覆脱模剂,保证涂覆后形成一层均匀的隔离膜,所述脱模剂形成的隔离膜在160℃±10℃的温度下能正常脱模,所述脱模剂不与底漆产生化学反应;
步骤4、工件预烘除潮;
步骤5、工件真空压力浸渍VPI环氧树脂;
步骤6、环氧树脂烘焙固化,固化温度为160℃±10℃;
步骤7、将环氧树脂膜和隔离膜从不需浸渍的工件表面剥离。
优选的,所述脱模剂为有机硅类混合溶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涂覆方式为采用毛刷或喷枪喷,采用毛刷涂覆方式时毛刷朝一个方向涂覆,采用喷枪涂覆方式时喷枪喷嘴与被施工面的距离为20cm。
优选的,所述隔离膜的厚度为20微米~40微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脱模剂形成的隔离膜附着性强,不与防护底漆和环氧树脂反应,不会渗透到树脂中,特别是隔离膜厚度为20微米~40微米,脱模剂用量少,VPI后用白纱布即可擦除,脱模效果好。
具体实施措施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电机整机VPI环氧树脂脱模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工件表面喷涂防护底漆;
步骤2、对工件上不需浸渍的底漆面或配合面的表面进行清理,保证表面清洁;
步骤3、涂覆脱模剂,采用毛刷或喷枪喷在不需浸渍的工件底漆面或配合面涂覆有机硅类混合溶液脱模剂,为了涂覆均匀,采用毛刷涂覆时毛刷需朝一个方向涂覆,采用喷枪涂覆方式,喷枪喷嘴与被施工面的距离为20cm,保证涂覆后形成一层均匀的隔离膜厚度在20微米~40微米;所述隔离膜能在160℃±10℃的温度下保持其脱模性能;所述脱模剂不与底漆产生化学反应。
步骤4、工件预烘除潮;
步骤5、工件真空压力浸渍VPI环氧树脂;
步骤6、环氧树脂烘焙固化,固化温度为160℃±10℃;
步骤7、将环氧树脂膜和隔离膜从不需浸渍的工件表面剥离。
上述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未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4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