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8654.1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兴;李海龙;韩继方;丁健;于来源;徐燕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航天际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相雨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条码 传真 识别 技术 隔离 网络 数据 交换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军工行业由于国防事业的特殊性对信息安全要求极其严格,各单位之间的局域网实行物理隔离。例如,甲乙两个单位如果需要进行网间信息交换,只能采取传统的数据导入导出技术。具体地,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甲单位将局域网内需要交换的信息打印成纸质文档传真给乙单位,乙单位再将纸质文档中的信息人工录入到系统中;另一种方式为:甲单位将局域网内信息刻成光盘,将光盘传递至乙单位,由乙单位将光盘内容导入到本单位局域网。
由此可见,上述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存在的技术缺陷为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第二种方式存在的技术缺陷为时效性差、成本高,需要多次刻盘,操作过程极其繁琐,若甲乙双方距离较远,则效率十分低下,同时,使用数量众多的光盘,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如何提供一种新的跨物理隔离网络的信息交换方法与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不同单位之间信息沟通效率,同时可以保证信息交换的安全性、准确性与实时性的关键问题。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包括具体以下步骤:
S1:编辑交互数据并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二维码;
S2:将所述二维码打印到纸质文档上并进行传真发送操作;
S3:对所述传真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S4:接收方对扫描后的二维码进行解密并生成数据表单;
S5:通过预设算法将所述数据表单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填写入软件系统相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进一步包括:
S11: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操作;
S12: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分页,其中,对进行分页的每页所述交互数据中添加数据头生成十六进制信息串;
S13:将所述信息串转换为若干个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进一步包括:
S41:通过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获取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
S42:将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转换为数据;
S43:根据进行分页的每页数据中的数据头将多页数据按顺序进行合并;
S44: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操作得到原始所述交互数据。
具体地,所述交互数据包括文字、图形和/或图表。
为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包括:
编辑转换模块,用于编辑交互数据并将所述交互数据转换为二维码;
打印传真模块,用于将所述二维码打印到纸质文档上并进行传真发送操作;
扫描模块,用于对所述传真件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
解密模块,用于接收方对扫描后的二维码进行解密并生成数据表单;
匹配录入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算法将所述数据表单的数据进行匹配并填写入软件系统相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编辑转换模块包括:
加密压缩单元,用于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加密与压缩操作;
分页单元,用于对所述交互数据进行分页,其中,对进行分页的每页所述交互数据中添加数据头生成十六进制信息串;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信息串转换为若干个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解密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二维码扫描设备获取所述二维码中的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十六进制信息串转换为数据;
合并单元,用于根据进行分页的每页数据中的数据头将多页数据按顺序进行合并;
解密与解压缩单元,用于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解密与解压缩操作得到原始所述交互数据。
具体地,所述交互数据包括文字、图形和/或图表。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方法,通过对交互数据进行编辑与加密并转换为十六进制编码,再将十六进制编码转换为二维码,再通过将生成的二维码解密并转换为数据表单,具有跨物理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准确性、高效性与易用性。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条码传真识别技术的隔离网络数据交换系统。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航天际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亚航天际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86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抗菌卷材地板
- 下一篇:地线桩起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