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机械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7943.X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4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隆幸;河田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徐丹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建筑机械,有如下建筑机械:其将作业机侧的信息收集起来并借助于通信单元而发送至管理部侧(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149510号公报(专利文献1))。根据上述建筑机械,通过管理部侧来判断异常,根据该判断结果而进行修理等异常处理。
此外,作为以往的另一建筑机械,有如下建筑机械:其具备分别具有无源型IC(集成电路)标签和有源型IC标签的建筑机械和固定终端,根据IC标签信息信号来识别建筑机械和固定终端(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250365号公报(专利文献2))。通过与相对于上述建筑机械和固定终端而配置在远程的位置处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能够确认建筑机械的存在,并且能够可靠地判断建筑机械的失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95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50365号公报
然而,建筑机械的用户的要求是提高建筑机械的收益性,从收益性的角度出发,除了上述的故障及失盗以外,操作建筑机械的驾驶员的因素较大。
但是,根据上述以往的建筑机械,未着眼于对收益性影响大的驾驶员的因素而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其通过对驾驶员操作作业机而进行的作业的质量进行评价,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及收益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特征在于,
该建筑机械具备:
作业机;
评价装置,其对驾驶员操作上述作业机而进行的作业的质量进行评价;以及
通信装置,其将上述评价装置的评价数据发送至外部的装置。
这里,“作业的质量”是用驾驶员利用作业机进行作业的熟悉程度及勤勉程度来表示,并且,用驾驶员考虑使燃料消耗变少的程度来表示。即,驾驶员的熟悉的程度及勤勉的程度越高,“作业的质量”被评价得越高,驾驶员考虑使燃料消耗变少的程度越高(越努力节约燃料),“作业的质量”被评价得越高。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评价装置对驾驶员操作作业机而进行的作业的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通信装置而将评价装置的评价数据发送至外部的装置。由此,通过对驾驶员适当地反馈教育及指导,从而能够实现作业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对驾驶员操作作业机而进行的作业的质量进行评价,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及收益性。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
上述评价装置的上述评价数据包括作业熟悉指标,所述作业熟悉指标表示上述驾驶员利用上述作业机进行作业的熟悉程度。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评价装置的评价数据包括作业熟悉指标,所述作业熟悉指标表示驾驶员利用作业机进行作业的熟悉程度,因此能够根据驾驶员的熟悉程度而进行应对(教育及指导、工作评价等)。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
上述评价装置具有作业熟悉指标计算部,所述作业熟悉指标计算部根据利用上述作业机进行作业的每个周期的时间、操作次数和复合操作次数中的至少一方来计算出表示上述驾驶员利用上述作业机进行作业的熟悉程度的作业熟悉指标。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评价装置的作业熟悉指标计算部根据利用作业机进行作业的每个周期的时间、操作次数和复合操作次数中的至少一方来计算出表示驾驶员利用作业机进行作业的熟悉程度的作业熟悉指标。在该情况下,利用作业机进行作业的每个周期的时间越短、操作次数越少、或者复合操作次数越多,越能够得到高评价的作业熟悉指标。这样,能够按每个作业周期得到准确的作业熟悉指标,还能够判断作业的偏差等。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
上述评价装置的上述评价数据包括作业勤勉指标,所述作业勤勉指标表示上述驾驶员利用上述作业机进行作业的勤勉程度。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评价装置的评价数据包括作业勤勉指标,所述作业勤勉指标表示驾驶员利用作业机进行作业的勤勉程度,由此,能够根据驾驶员的勤勉程度而进行应对(教育及指导、工作评价等)。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
所述建筑机械具备发动机,该发动机用于驱动上述作业机,
上述评价装置具有作业勤勉指标计算部,所述作业勤勉指标计算部根据上述发动机的运转时间和上述发动机的平均负载中的至少一方来计算出表示上述驾驶员利用上述作业机进行作业的勤勉程度的作业勤勉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79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污水管道除油防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插板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