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开门禽类养殖笼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95655.0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4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桂芝 |
主分类号: | A01K31/06 | 分类号: | A01K31/06;A01K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开门 禽类 养殖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开门禽类养殖笼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禽类笼养是禽类养殖常用的一种设备,其优点有:一是限制了禽类的活动量, 能减少体能消耗, 有益提高产蛋率。二是限制了禽类的户外活动, 减少了传染病传染源与禽类的接触机会, 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三是避免了禽类天敌对禽类的危害。四是便于收集粪便, 以作它用。正由于禽类笼养技术有这些优点, 故易被养殖户广泛采用。然而,现在常用的禽类养殖笼笼门较小,开启闭合不方便,清理笼舍较麻烦。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强度高且能够使笼门方便开启闭合的一种自动开门禽类养殖笼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强度高且能够使笼门方便开启闭合的一种自动开门禽类养殖笼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开门禽类养殖笼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不锈钢角铁若干,焊接养殖笼笼体框架,在笼体框架内部焊接铁丝网;在笼体框架闭合端上部焊接导线柱,在导线柱上端销轴连接导线轮,在笼体框架闭合端下部固定连接电机,在笼网架顶部靠近两端的位置焊接插槽,在笼网架底部焊接插柱,使插槽与插柱位置彼此一一垂直对应;
B、焊接成为直角结构笼门和遮阳板结构,并在遮阳板和笼门焊接部位设置转轴,在遮阳板前端焊接绑线柱,在笼门底部外侧焊接有食槽;
C、将通过B步骤,制得的笼门与遮阳板直角结构,通过转轴轴连接于通过A步骤制得的笼体框架开口端上部;
D、选取钢丝线,将钢丝线一端绑接在遮阳板前端的绑线柱上,另一端穿过导向轮,焊接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本发明的优点为,制造简单,制得的产品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强度高且能够使笼门方便开启闭合。
经此发明制造方法制得的一种自动开门禽类养殖笼,包括食槽、笼门、遮阳板、导线柱、钢丝线、电机、转轴及笼网架,其中,所述笼网架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笼网架闭合端下部,所述导线柱焊接固定在笼网架闭合端上部,所述笼门和所述遮阳板为直角结构在制作时一体成型,所述笼门与笼网架的开口部分形状相同且表面积等大。
所述食槽焊接固定在笼门底部,遮阳板的前端固定焊接有导线柱。
所述笼门与所述遮阳板及所述笼网架,在制造时通过所述转轴,在所述笼网架开口端上端轴连接。
所述导线柱端头位置设置有导线轮,导线轮与导线柱之间轴连接。
所述钢丝线一端缠绕绑定在所述导线柱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导线轮后与所述电机卷接连接。
所述笼网架顶部设置有插槽,插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插槽平行排列成两列,插槽底部与笼网架顶部焊接固定,笼网架底部设置有插柱,插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插柱平行排列成两列,插柱顶部与笼网架底部焊接固定,插槽与插柱位置彼此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优点为,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强度高且能够使笼门方便开启闭合。具体为:
本发明电机为卷线电机,电机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钢丝线沿着导线轮向下运动,钢丝另一端绑定在导线柱上,导线柱焊接固定在遮阳板上,钢丝线拉动导线柱向上运动,继而带动遮阳板向上掀起,使笼门也向上掀起,达到开启笼门的目的。当电机逆时针转动,钢丝线反向运动,则使笼门落下,导致笼门闭合。进而使笼门开启闭合方便快捷。进而达到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强度高且能够使笼门方便开启闭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食槽 2、笼门 3、遮阳板 4、导线柱 5、钢丝线 6、导线轮
7、导线柱 8、电机 9、笼网架 10、转轴 11、插柱 12、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桂芝,未经孙桂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5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