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壁加厚支撑增强梯形螺旋波纹管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92566.0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川杭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壁 加厚 支撑 增强 梯形 螺旋 波纹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波纹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壁加厚支撑增强梯形螺旋波纹管。
背景技术
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适用于市政、工业、农业和交通工程建设等各种排水和排污系统。其克服了水泥管基本都是平滑的直形管,而且不能保温,如暖气管道、蒸汽管道在使用时,由于不保温,热量散失,带来一定的影响,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由于具有环刚度高、连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目前越来越多地被用作市政建设等领域的埋地排水、排污管道。
目前,现有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的生产方式均由在生产线将PE料与钢带熔融复合缠绕成型。主要起刚性作用的是成型钢带,成型钢带与塑料内管粘合位置的厚度不突出达不到一定的环刚度。且其内壁和外壁分别采用再生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原料,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钢带,制作时需要在钢带上涂覆黏合剂,以便钢带与内外壁黏合在一起。由于内外壁原料有差异,材料收缩率不一致,易造成产品变形大、起鼓等问题。螺旋波纹管整体粘接性差,防腐蚀能力弱,环刚度不高,
现有塑料钢带螺旋波纹管在管材成型时,相邻两圈钢带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即相邻两圈钢带之间塑料内管是外露的,降低了管壁的整体强度,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尖锐物体的冲击时,容易造成管壁破裂而渗漏,影响使用寿命,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粘接性差,防腐蚀能力弱,环刚度不高,环刚度等级最大只能达到SN16,波峰较高,上波宽是下波宽的65%~75%,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波峰数目分布相对较多,导致外层壁厚不均匀,不但管材环刚度低,抗外力冲击能力差,防腐蚀能力差,粘接性不好,而且管材米重较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结性能高,高管材质量的稳定性高的一种内壁加厚支撑增强梯形螺旋波纹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壁加厚支撑增强梯形螺旋波纹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内聚乙烯层(4),钢带(6)和外层聚乙烯层(2),钢带(6)为螺旋状钢带,钢带(6)上布置有孔(1),内聚乙烯层(4)和外层聚乙烯层(2)均与孔(1)交联,所述内聚乙烯层(4)与钢带(6)接触的部位设有增厚层(5),钢带(6)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顶长与底长的比为1:2~3,钢带(3)底部设有边脚(3),边脚(3)边缘厚度均匀减小,相邻两圈钢带(6)的边角(3)叠压搭接在一起,相邻两圈钢带(6)的边角(3)之间缠绕有连接钢带(7)。
上述技术方案中,钢带(3)底部设有边脚(3),边脚(3)边缘厚度均匀减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钢带(6)上布孔密度为4~5个/cm2,孔(1)的直径为4~5毫米。
因为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以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增加了钢带压脚与内聚乙烯层连接位置处的厚度,即可提高管材一定的环刚度,提高管材质量的稳定性。减少因内壁开裂而造成的维护费用,并且厚度增加后,大大增加管材的使用寿命。
二、本发明在钢带上布孔,使内粘接树脂层与钢带、交联,浑然一体,提高产品的冲击强度、剥离强度,提升成材率,避免内外壁不光滑、不平整。
三、本发明通过将等腰梯形加强钢带的顶长与底长比为1:2~3,等腰梯形加强钢带的两腰之间夹角设置为21°~30°,降低了波峰的高度,从而达到提高环刚度的目的,降低了废品量,提高了经济效益,钢带的两腰之间夹角为30°时,管环刚度最高,能达到22kN/㎡。
四、相邻两圈成型钢带之间的边脚缠绕有连接钢带,连接钢带两边搭压在成型钢带的外翻边脚上,塑料内管全部由钢带包覆,大大提高了管壁的整体强度,使相邻两圈成型钢带之间不易破损渗漏,扩大了塑料钢带螺旋波纹管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螺纹管的螺纹部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钢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纹管示意图。
图中8为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川杭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川杭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2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插拔的发光二极管灯
- 下一篇:一种磁场响应型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