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环胡蜂繁育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90930.X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5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K47/00;A01K4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寸浩鸿 |
地址: | 678000 云南省保山***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胡蜂 繁育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繁育技术,尤其是一种金环胡蜂繁育技术。
背景技术
金环胡蜂Vespa mandarinia Smith,由于个体大,性烈燥、毒性大、蜇伤人有时会引发生命危险,而被冠以“虎头蜂”称谓,又因它喜欢在土内挖洞筑巢,所以俗称“土蜂”。野生巢群大,蜂蛹产量高,以往人们为了获取土蜂蛹作为富含高蛋白的美食佳肴,采取火烧、烟熏、甚至施毒的手段来达到目的,每获取一窝都是灭绝性的,不仅对自然界生态平衡不利,天长日久对这一生物种群造成影响,对具有一定缺点的胡蜂这种益虫的开发利用也很不利;而且野外收取危险性大,所获产量亦受到很大制约。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陆续探索出了一些技术,对某些品种的胡蜂进行人工繁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申请号为 200910094826.8“凹纹胡蜂繁育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土蜂”由于其巢穴的特殊性,进行整体移巢难度大,人工饲喂成本高,而且在交尾期须在半个月内,每天由人工观察点记已交尾的雌蜂,费时费力,繁育产出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节时省力、降低饵料成本,繁育产出率高,特别适合于金环胡蜂的人工干预繁育技术。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金环胡蜂繁育技术,是选取野外种蜂人工干预整个繁育过程,按建棚、制箱、备料、取种、交尾、越冬、分巢、训练几个步骤来完成:
(1)建棚:以钢管、角钢搭棚架,人字形棚顶及四壁以不同材料铺盖成各式蜂棚:
交尾棚:长2—25米,宽2—4米,高1.8—2.5米,棚顶自上而下三层:遮萌网、塑胶膜、塑纱网,四壁从里到外三层:塑胶膜、塑纱网、铁纱网,雌、雄蜂室隔断开,每室备有饮料槽;
越冬棚长2—25米、宽4—8米、高2—3米,棚顶铺四层:遮萌网、稻草、塑纱网、铁纱网,四壁装三层:塑胶膜、塑纱网、铁纱网,棚内上部设搁架,放置越冬箱、饮料槽;
养殖棚:长2—25米、宽4—8米、高2—3米,棚顶铺三层:遮萌网、塑胶膜、塑纱网,四壁铺:塑胶膜、塑纱网、铁纱网;
(2)制箱:分别以树桶或木板制成作用各异的蜂箱:
越冬箱:用长80—100厘米、粗30—50厘米的树桶,纵向平剖成两半块,在每半块上分别掏凿出一条纵凹槽及多条横凹槽,两半块合拢时凹槽组构成中央通道及两边多个洞室,除一个进出孔洞可通外界,其余洞室均为盲洞,用一根长35—55厘米的螺栓将合拢的两半块栓接为一体即组成越冬箱;
移蜂箱:以长30—40厘米、粗25—30厘米的树桶,将其中间木质部挖凿成两头通的树桶,桶壁留厚3—5厘米,桶壁上沿口开有对称的两个小凹槽,上搁置一根横木条,木条中部下方固附有一小束细枝条,桶侧壁靠中下部开有一个出入孔,孔外罩盖一个塑胶网袋,内设置一个饮料槽,糟木片,桶内侧壁上固着有多片纵向的杉木皮片,桶底封固一块硬纸板,桶顶由一块绞接的木板作桶盖。
(3)备料:充分备足蜂蜜、白糖、苍蝇、蟋蟀、蝗虫、金龟子、蜜蜂老雄蜂及苹果、葡萄、梨、菠萝、清水作饵料,树皮、糟木块筑巢材料;
(4)取种:9、10月间将野外的当年生准王蜂和雄蜂取回分别放进备好的交尾棚室内人工喂养,以1:3--4浓度蜂蜜水、水果榨汁及昆虫作饵料饲喂,放入饮料槽让蜂自由取食饮用,注意观察准王蜂发情状况;
(5)交尾:当发现准王蜂个体爬行、飞行速度加快,情绪不稳,显现焦燥不安时,可将它小心移至关养雄蜂的室内使之雌雄交尾2—6分钟;
(6)越冬:将交尾完成后的蜂王放进越冬棚内,里面放有越冬箱、饮料槽,让其自由活动采食休息,气温低于5℃时它会自动钻进越冬箱中冬眠,注意棚内保温,防鼠害,保证安全越冬;
(7)分巢:开春后气温升至14--15℃时冬眠的蜂王逐渐苏醒,陆续爬出越冬箱,可适时将其捉放到养殖棚中的移蜂箱内,一个蜂箱放一只蜂王,通过塑胶网内置放的饮料槽补给饮料、昆虫及树皮、糟木筑巢材料,棚内控温19℃,控湿86%,经过一段时间饲喂,蜂王开始筑巢产卵,要注意添加饵料、饮料,筑巢材料,经28—35天蜂蛹吐丝形成巢盖膜即“蒙头”,再过17—20天羽化出首批职蜂;
(8)适应性训练:当蜂箱内的职蜂达到5只以上时便可把移蜂箱从养殖棚内移至野外环境作适应性训练,间隔8米放置一箱,但仍须人工投饵料饮料喂养,直到一箱内的职蜂数达到20只以上时,可出场运销或换箱后转进野外养殖场地间隔100米至1公里放一窝自然放养,同时停止人工饲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未经龙陵县黄氏蜂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90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注水井口过滤器
- 下一篇:带防断裂防脱胶保护套陶瓷滤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