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施工浮石排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87952.0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国;胡勇;保国俊;关廷新;袁历钟;刘坤;胡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致力穿山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02F5/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550601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施工 浮石 排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排险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中用于排除高空浮石、险石的机械;属于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隧洞施工中,隧洞顶部通常会存在许多松动的浮石、险石,必须将其排除才能确保施工安全。目前还没有用于排除浮石、险石的专用设备,通常采用人工手持钢钎、棍棒等简单的工具将浮石、险石捅掉;不仅劳动强的大、效率低,而且很不安全。为此,一些有条件的施工单位采用挖掘机来排除险情;虽然比较安全,但挖掘机铲斗较大、存在死角、操作不够灵活,排险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动作灵活高效、安全性好的隧道施工浮石排险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破击锤和行走装置,位于该行走装置上的回转底盘、固定在该回转底盘上的驾驶室和机舱;破击锤通过连接装置与回转底盘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由与该回转底盘连接的回转座、与该回转座铰接的大臂、铰接在该大臂与回转座之间的大臂油缸、与大臂铰接的小臂、铰接在该小臂与大臂之间的小臂油缸、通过压块设在小臂上的移动臂、铰接在该移动臂与小臂之间的移动油缸、与移动臂铰接的两个连接块、通过销轴与所述两连接块铰接的连杆、以及一端与所述销轴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移动臂上的破击油缸构成;破击锤分别与小臂、连杆铰接。
回转座铰接在回转底盘上,回转座的两侧各有一个铰接在该回转座与回转底盘之间的回转油缸;破击油缸的上方有固定在移动臂上的防护罩。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的破击锤与液压挖掘机通过连接装置有机的结合起来,因此可通过连接装置带动破击锤实现上下、左右、或前后运动,从而快速将松动的浮石、险石从高空拨落,排除险情;当遇到卡死的大石块时还能利用破击锤强大的振动冲击力将石块破碎。本发明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安全性,具有动作灵活、力量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破击锤1、连杆2、破击油缸3、防护罩4、移动臂5、压块6、移动油缸7、大臂油缸8、驾驶室9、机舱10、回转底盘11、行走装置12、回转座13、大臂14、小臂油缸15、小臂16、连接块17、回转油缸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行走装置12上有回转底盘11、该回转底盘上固定有驾驶室9和机舱10,破击锤1通过连接装置与回转底盘11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由与该回转底盘连接的回转座13、与该回转座铰接的大臂14、铰接在该大臂与回转座13之间的大臂油缸8、与大臂14铰接的小臂16、铰接在该小臂与大臂14之间的小臂油缸15、通过两对压块6设在小臂16上的移动臂5、铰接在该移动臂与小臂16之间的移动油缸7、与移动臂5铰接的两个连接块17、通过销轴(图中未标示出)与所述两连接块铰接的连杆2、以及一端与所述销轴铰接另一端铰接在移动臂5上的破击油缸3构成;破击锤1分别与移动臂5、连杆2铰接,连杆2、连接块17、移动臂5、以及破击锤1共同构成四连杆机构。
为了使连接装置动作更加灵活,回转座13与回转底盘11铰接,回转座13的两侧各有一个铰接在该回转座与回转底盘11之间的回转油缸18。
为了避免破击油缸3被高空落下的石块砸坏,在该破击油缸的上方有固定在移动臂5上的防护罩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致力穿山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致力穿山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79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