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与微波波束合成的方法、装置及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83850.1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虞红;金从军;高阳;张盈;杜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仿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1S7/497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8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微波 波束 合成 方法 装置 及其 系统 | ||
1.一种红外与微波波束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属网栅匹配地设置在旋转抛物反射面的中心孔洞位置,金属网栅透射红外信号,金属网栅和旋转抛物反射面同时反射微波信号,从而将红外信号与微波信号复合。
2.一种红外与微波波束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具有开口的旋转抛物反射面;
镶嵌在所述旋转抛物反射面开口中的金属网栅,该金属网栅具有与所述旋转抛物反射面相匹配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与微波波束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圆形,圆形开口的直径范围为200-300mm。
4.一种红外与微波波束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输出红外信号的红外光源;
用于输出微波信号的馈源;
中心具有开口的旋转抛物反射面;
镶嵌在所述旋转抛物反射面开口中的金属网栅,该金属网栅具有与所述旋转抛物反射面相匹配的曲率;
所述红外光源位于旋转抛物反射面的背面,且红外光源的光轴与所述旋转抛物反射面的光轴重合,所述馈源位于所述旋转抛物反射面的焦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与微波波束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圆形,圆形开口的直径范围为200-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与微波波束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金属网栅的网格孔被设计为能够透过红外光且反射所述微波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与微波波束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栅的网格孔呈正方形,边长为1.5mm,线宽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仿真中心,未经北京仿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38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