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先端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1011.6 | 申请日: | 2014-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4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宏辉;李亚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普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7;A61B1/0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先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先端部结构。
背景技术
医用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由可弯曲部分、光源及一组镜头组成。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身体有关部位。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内窥镜的使用效果,也标志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水平。通过它能直接观察人体内脏器官的组织形态,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结合医用内窥镜实施的内外科诊疗技术的诸多优点已为医学界所共识。
医用内窥镜设备,按其发展及成像构造分类:可大体分为3大类:硬管式内镜、光学纤维(软管式)内镜和电子内镜。其中,电子内窥镜是将微型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 Device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装入内镜顶端,以电缆传输图像信号的一种内窥镜。电子内窥镜通过微型图像传感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再经过视频处理中心,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然后进行贮存和重建,同时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像质量,克服了光纤在使用过程中易折断、寿命短的缺点,并且不存在纤维内窥镜因纤维折断而出现黑点的弊端。
如图1和图2所示,电子内窥镜内部结构由鞘套1、角度钢丝、工作通道4、电子物镜镜头2、光源3、信号线及电源线等组成,电子镜由CCD组件及信号传输线组成。内窥镜的性能及适用范围与插入管和先端头的外径、工作通道的内径密切相关。外径越小,适用范围越广,患者的舒适度越好;在插入管内部的成像部件和工作通道则是越大越好,成像部件越大,清晰度越好。工作通道越大,通过能力越强,吸引流量也越高,支持的器械就越多。在成像部件大小是固定的情况下,要减少插入管的外径,只有缩小工作通道的内径。但工作通道内径减小,又会对工作通道的性能造成影响。在行业内亟待解决如何在减小插入管的外径,同时是工作通道的内径尽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内窥镜性能的内窥镜先端部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先端部结构包括鞘套,在所述鞘套的先端部设置有成像模组、光源和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轴线位置与所述鞘套的轴线位置之间存在一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通道的轴线位置与所述鞘套的轴线位置之间的角度范围为0°~45°。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通道的轴线位置与所述鞘套的轴线位置之间的角度范围为6°。
进一步地,在所述鞘套的先端部设置有一斜切面Ⅰ,所述工作通道的前端面正好位于所述斜切面Ⅰ处。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通道的前端面设置为斜切面Ⅱ,所述斜切面Ⅰ与所述斜切面Ⅱ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鞘套的先端部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成像模组和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内,所述工作通道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内,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工作通道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通道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通道的前端面设置为斜曲面,所述斜曲面的最前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处,所述斜曲面的后部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处。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通道与所述鞘套之间通过树脂填充或焊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或导光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鞘套,在所述鞘套的先端部设置有成像模组、光源和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轴线位置与所述鞘套的轴线位置之间存在一角度,所以,本发明在内窥镜先端部内设置成像模组、光源和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的轴线位置与所述鞘套的轴线位置之间存在一角度,工作通道与鞘套为非平行设置,由于在成像模组和光源后方除了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存在,其余部分空间不存在部件,工作通道在此处可实现与鞘套存在一定角度设置,该角度的存在使得工作通道的外径并不限于鞘套先端部处除了成像模组和光源所占空间外剩余空间的大小,工作通道的最大内径可以大于在所述鞘套的先端部内的除去所述成像模组和所述光源所占用的空间外的剩余空间的大小,故在保持所述鞘套、所述成像模组和所述光源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工作通道的增大;或者说,在所述工作通道、所述成像模组和所述光源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使鞘套的外径变得更小;可见,本发明所述内窥镜先端部结构可大大提高内窥镜的性能,工作通道的通过能力更加强,吸引流量也更高,支持的器械也更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先端部的简易结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普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普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10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肢体内外侧识别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传送式洗碗机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