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设备输入浪涌电流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0298.0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5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4 | 分类号: | G01R1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设备 输入 浪涌 电流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源设备输入最大浪涌电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浪涌电流是电源接通瞬间,流入电源设备的峰值电流。能够准确抓取浪涌电流对于电源设备在选择元器件抗浪涌性能规格时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典型的开关电源线路来说,与浪涌电流有关的AC或DC开关、保险丝、EMI滤波器、整流桥、PFC旁路二极管等元器件的选型的主要参考是能够抗浪涌电流的冲击,目前电子行业对电源设备的浪涌电流测试有两种粗略抓取的方法:
1. 冷启动:设备不工作状态下充分冷机,然后开机,一次性抓取浪涌电流。此情况下,电解电容的电压约为零,但是NTC热敏电阻阻值不为零,所以不是最恶劣状态。该种抓取方式所抓到的浪涌电流值基本是固定的,因为上电启动的瞬间NTC阻值和电解电容的电压都是固定的。
2. 热启动:设备工作稳定(热机老化)一段时间以后,通过连续ON/OFF动作抓取最大的浪涌电流。此情况下,NTC的温度还处于较高的水平,即阻值也就很低,可视为零。但此时电解电容的电压比较高,所以也不是最恶劣状态。
以上两种测试方法中,热启动法忽略了电解电容放电的过程,冷启动忽略了热敏电阻的随温度变化特性,因此抓不到最恶劣状态下的浪涌电流,而导致设计不准确,要么选型规格过大,要么规格过小导,给电源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隐患。NTC热敏电阻特性:随温度下降阻值升高。②电解电容特性:关机的瞬间,电压开始慢慢放电直至电压降为零。理论上,NTC阻值为零且电解电容的电压也为零的状态下浪涌电流最大。但是这种状态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必须考虑一种实际现实中能够出现的最恶劣状态(也称为Worst-case)。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电源设备的浪涌电流抓取方法所获得的浪涌电流值均不是最大浪涌电流值,进而无法为电源器件的选型提供正确的指导,导致电源设备抗浪涌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源设备输入浪涌电流检测方法,可以准确获得最大浪涌电流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源设备输入浪涌电流检测方法,所述电源设备包括NTC热敏电阻和电解电容,所述电源设备输入浪涌电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NTC热敏电阻的阻值-时间的对应关系 :
(11)、测试电源设备断电后NTC热敏电阻在时间点(t0,t1,t2…)的温度值;
(12)、从NTC热敏电阻的温度-阻值曲线中,查找出步骤(11)中所测得的温度值所对应的电阻值,得到阻值-时间的对应关系;
计算电源输入电路的总压降:
(21)、检测电源设备断电后电解电容在时间点(t0,t1,t2…)的电压值;
(22)、计算电源设备分别在时间点(t0,t1,t2…)重新上电时,电源电路的总压降;
查找最大浪涌电流值:
(31)、计算电源设备分别在时间点(t0,t1,t2…)重新上电时流入电源设备的电流值:
;
其中R0为电源电路中NTC热敏电阻之外其他电子器件的等效电阻值;
(32)、比较出中的最大值,即为最大浪涌电流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2)中,电源电路的总压降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为输入电压。
又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1)中,温度值由温度记录仪测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电源设备输入浪涌电流检测方法,通过将随时间变化的参数也即NTC热敏电阻阻值以及电解电容的电压值综合考虑进来,分别计算在电源设备断电后不同时间点再重新上电会产生的浪涌电流值,比较出最大值即为最大浪涌电流值,检测方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可以精确确定最大浪涌电流值,而且NTC热敏电阻的阻值-时间值由NTC热敏电阻的温度-阻值曲线计算得来,不同NTC热敏电阻的温度-阻值曲线不同,而本方法中的值依不同的热敏电阻变化而变化,可以适用于所有带有NTC热敏电阻和电解电容的电源设备,普适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02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