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滚动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8958.1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戈;肖壮勇;张克炎;赵志强;王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环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02 | 分类号: | F16C19/02;F16C33/58;F16C35/077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王春娇 |
地址: | 44102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动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滚动轴承,适用于带O形圈的防蠕动滚动轴承装置,属于轴承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是连接旋转的轴与轴承座的一种精密机械元件,其包括外圈、内圈、多个滚动体和保持架,外圈内周面上设有外圈滚道,内圈外周面上设有内圈滚道。安装使用时,轴安装于内圈内孔中,内圈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外周面安装于轴承座内孔中。
在通用马达、工业缝纫机、电动工具、伺服电机等使用场合,滚动轴承往往承受不平衡旋转载荷或振动;于是,外圈外周面与轴承座内孔之间会发生缓慢的宏观相对滑动,俗称蠕动。蠕动一旦发生,外圈外周面将发生剧烈的磨损和温升,磨损形成的磨粒会进入滚动轴承内部,在滚动体和外圈滚道、滚动体和内圈滚道接触部位引起压痕,使轴承噪音升高;同时,温升和磨粒还会加速润滑脂发生老化,缩短轴承寿命。再之,即使轴承外圈不发生蠕动,外圈外周面与轴承座内孔之间也会发生振幅微小的相对滑动,使外圈外周面和轴承座内孔表面发生微动磨损,同样会缩短轴承寿命。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562824A、申请公布日:2012年7月11日、名称为《防蠕动轴承》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防蠕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钢珠、保持架和防尘盖,所述外圈设有止动槽,O型圈置于止动槽内,轴承连接轴承座。该轴承结构简单,能够利用O形圈自轴承外圈外周面向外的凸出量,张紧在外圈外周面和轴承座内孔之间,防止轴承外圈发生蠕动;但是,该发明专利申请中对O形圈和凹槽没有给出具体设计方案,因此并不能根本解决轴承外圈发生蠕动、难以装配、O形圈易损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防蠕动轴承容易发生蠕动、难以装配、O形圈易损坏等问题,提供一种滚动轴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滚动轴承,包括外圈、内圈、多个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外圈外周面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沿圆周方向的环形凹槽,所述凹槽内装有自外圈外周面向外凸出的O形圈,所述的O形圈截面为圆形,凹槽的内部底表面两端为槽底圆角,所述凹槽的直径D1与O形圈的内径D2之差与O形圈的内径D2之比形成O形圈的内径张紧率x,O形圈的截面积与凹槽的截面积之比形成O形圈的面积填充率y,O形圈自外圈外周面向外凸出的量Δd与O形圈截面直径d之比形成O形圈的压溃率z,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环集团公司,未经三环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89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