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7970.0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钱玉华;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丽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1/16 | 分类号: | D02G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变形 喷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化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变形丝是利用压缩空气,使化学纤维的长丝发生喷气变形,丝束外圈局部起小卷,再使它部分断裂,形成若干端头露在外面,看上去十分接近用短纤维、按常规方法纺织,就得到空气变形丝。空气变形丝在生产时省略切短化纤长丝,再纺成长纱的生产过程。由它织成的织物,外观和手感接近用短纤维织成的织物,还有吸湿性。它可以用来生产仿绢丝、仿棉或仿毛形织物,分别用作衣料、家具布、毡毯或汽车用布。估计到本世纪末,空气变形丝将会有相当的发展。在化纤纺织行业需要使用到空气变形丝喷嘴,空气变形喷嘴将供给的压缩空气转化为高速、不对称和高紊流度喷嘴气流,对喂入其入口的2~3束超喂长度不同的合成纤维等长丝束进行牵引并开松为单丝及位移混合,从喷嘴出口喷出,成为有交缠丝圈结构的空气变形纱导出,同喷嘴气流分离。现有的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生产出的混合丝花色模糊,颜色无法分清,丝质较硬,很难满足客户的一些特殊工艺需求,同时喷嘴进气量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不能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丝效果好的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导丝针,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的一端与压缩空气管相连接,所述进气接头的另一端伸入外壳内与设置在外壳与导丝针之间的压缩腔相连通,在所述外壳的后端内部设置有通道和磁扣,在所述磁扣内设置有出丝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出丝通道相连通,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导丝针内的喂丝通道相连通,在所述导丝针的中部外侧上均匀设置有三个V型进气腔,在所述V型进气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在其中一个斜面上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一端与喂丝通道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V型进气腔相连通,所述V型进气腔与压缩腔相连通。
本发明的优点是:上述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结构紧凑,出丝效果好,生产出的混合丝花色清晰,容易分辨,丝质柔软,满足了客户的一些特殊工艺要求,同时缩小了进气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导丝针,3、进气接头,4、压缩腔,5、通道,6、磁扣,7、出丝通道,8、喂丝通道,9、V型进气腔,10、斜面,11、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图1、图2、图3所示,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内的导丝针2,在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进气接头3,所述进气接头3的一端与压缩空气管相连接,所述进气接头3的另一端伸入外壳1内与设置在外壳1与导丝针2之间的压缩腔4相连通,在所述外壳1的后端内部设置有通道5和磁扣6,在所述磁扣6内设置有出丝通道7,所述通道5的一端与出丝通道7相连通,所述通道5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导丝针2内的喂丝通道8相连通,在所述导丝针2的中部外侧上均匀设置有三个V型进气腔9,在所述V型进气腔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斜面10,在其中一个斜面10上设置有进气通道11,所述进气通道11的一端与喂丝通道8相连通,所述进气通道11的另一端与V型进气腔9相连通,所述V型进气腔9与压缩腔4相连通。
上述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使用时,2~3束合成纤维丝从导丝针2内的喂丝通道8进入通道5,再经过出丝通道7导出,压缩空气通过进气接头3进入压缩腔4内,压缩腔4与三个V型进气腔9相连通,从而使压缩空气进入到V型压缩腔9内,通过其中一个斜面10上的进气通道11进入到喂丝通道8内,压缩空气将喂丝通道8内的2~3束合成纤维丝进行打散、混合、牵引,生产出的混合丝花色清晰,柔软性好。
上述空气变形丝喷嘴结构,结构紧凑,生产出的混合丝花色清晰,容易分辨,丝质柔软,满足了客户的一些特殊工艺要求,同时缩小了进气量,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丽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丽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7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汗衫面料
- 下一篇:超细聚乙交酯纤维、其制备方法和装置、用途、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