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耕深沟栽培子姜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77647.3 申请日: 2014-09-18
公开(公告)号: CN104285635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康德贤;黎炎;李文嘉;吴永官;王益奎;蒋雅琴;黎键湧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B79/02;A01C1/00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杨立华
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深耕 深沟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子姜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耕深沟栽培子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子姜又名嫩姜,因其肉白细嫩、口感爽脆而深受人们喜欢,广东、广西和香港、澳门地区消费者尤喜食用。近年来,子姜生产发展较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子姜生产已经成为种植业中商品率高、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一个优势产业,产品及其加工品热销国内外,子姜种植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随着子姜种植的不断发展,其问题也日益突出:病虫害特别是青枯病发生严重,滥用化肥和农药,子姜产量低、商品率不高、品质差等,这些已成为子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传统子姜栽培系在表层土种植子姜,虽肥沃,但病虫害严重;另一方面,仅以恰好盖住种姜的深度来种植种姜,不利于子姜的培育,商品姜短、纤维多、品质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科学合理、规范标准的深耕深沟栽培子姜的方法,以减少病虫害,提高和保证子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深耕深沟栽培子姜的方法,将田间地块深耕深翻,将底层土与表层土互换,改变土壤耕作层结构;将种姜种植于深沟中。

深耕深翻达50cm~60cm,深沟达25cm~30cm。

深耕和深沟后配合3次培土及施肥管理,具体按以下操作进行:第2芽出土后进行第一次培土及追肥,培土高度6cm~7cm,撒施尿素5kg/667m2,施肥后覆土5cm;第一次培土追肥后20d、第3芽~4芽出土后进行第二次培土及追肥,培土高度10cm,撒施尿素10kg/667m2和15:15:15复合肥10kg/667m2于沟中,后覆土填平种植沟;第二次培土追肥后15d、第4芽~6芽出土后进行第三次培土及追肥,在种植行之间进行开沟培土,培土高度15cm,之后在沟里撒施15:15:15复合肥,用量为20kg/667m2

上述深耕深沟栽培子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姜选择及处理

用种姜消毒前,选晴天将种姜掰成几块晾晒1d~2d,晾晒时勤翻动姜块,避免暴晒,晒后剔除松软、发黑、紫色、瘪皱无光、凹陷的姜块;然后,用高锰酸钾500倍~1000倍液、精甲·咯菌腈500倍液或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种姜15min~20min消毒,取出后闷种3h~6h,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表面水分;

<2>催芽

催芽后把种姜切成小块,每块有1个~2个芽,切块后在室内放置1d~2d阴干切口,或切口沾草木灰后种植;

<3>选地、深耕、施基肥

<4>深开种植沟

<5>定植

<6>覆盖薄膜

<7>打透气孔、揭膜

姜苗一般于2月底至3月初出土,期间如遇倒春寒,应将种植沟两端的薄膜掀开以利通风降温,隔10d~15d后气温上升,再顺着种植沟在薄膜中间每隔5m~6m打透气孔,以防昼夜温差大而伤及姜苗;播种1个月后,有50%~60%的植株出苗时,揭去保温膜;

<8>水分管理

定植后至出苗前,土壤要保持适当干燥;出苗后土壤保持湿润;遇高温干燥天气要浇水保湿,浇水宜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遇多雨暴雨,须注意排水防涝;

<9>除草、培土和追肥

揭膜后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上述深耕深沟栽培子姜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0>病虫害防治

青枯病:子姜青枯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于病害发生前,每667m2用生物农药0.1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5㎏~8㎏结合田间培土撒施于姜株周围再培土、淋水;或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10亿/ml荧光假单胞杆菌水剂3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5000倍液、20%噻菌铜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预防,每丛灌药液200ml~300ml,间隔7d~10d灌根1次,连续灌3次~4次;

叶枯病: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2000倍液喷雾防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7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