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钢牵引连接结构和带钢连续性机组穿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6913.0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9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汤波;高超;于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1/00 | 分类号: | B21B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牵引 连接 结构 连续性 机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牵引连接结构和一种带钢连续性机组穿带方法,特别是一种带钢生产领域的带钢牵引连接结构和带钢连续性机组穿带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带钢生产过程中,带钢需要在由开卷机、入夹辊、张力辊组、入口转向辊、活套小车、稳定辊、出夹辊、涂油机,卷曲机等带钢生产设备组成的机组的辊组的带动下中连续运动一次通过各个生产设备,以实现带钢的连续生产。带钢在连续运动的过程中需要绷紧,即要使得带钢具有一定的张力。在带钢正常运行前需要利用与带钢一端连接在一起的牵引带引导带钢准确地穿过前述机组的各个辊组,通常具体操作步骤是:使用焊机将带钢牵引带头与带钢头部进行正常焊接。手动升降活套小车,使得活套小车降至机械零位。将牵引带按照带钢运行方向在各辊组上按顺序进行缠绕。在活套辊组上进行缠绕时,活套小车位置要置于机械零位,以方便进行牵引带缠绕作业。各段牵引带用连接拉环进行连接。牵引带缠绕完毕后与带钢牵引头用连接拉环连接在一起。然后操作活套小车运动,使活套建立张力,让牵引带绷紧,,入口段低速运行进行充套,然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设备的点动按钮操作牵引带运行,进行穿带作业。由于整个带钢连续性机组的生产线很长,因此需要多名操作人员分布在生产线的不同位置进行穿带作业,穿带作业过程中需要多名操作人员协同工作,使生产线上的各段牵引带同步向前运行,因此对各个操作人员的协同操作能力要求很高,如果各个操作人员协调不好,会造成牵引带某些部位张力过大而断带,又由于人员多,协调过程繁琐因此生产效率也很低。此外,在穿带作业过程中牵引带与带钢的连接部分是较脆弱的部分,在穿带作业中往往因为牵引带与带钢的连接不牢靠而发生断带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可以提高穿带作业效率,降低穿带过程中断带次数的带钢连续性机组穿带方法和连接牢靠,降低断带次数的带钢牵引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牢靠,降低断带次数的带钢牵引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带钢牵引连接结构,包括带钢端部、带钢牵引头、拉环和牵引带,所述带钢牵引头的两端与带钢端部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拉环一端从环状结构中穿过,另一端与牵引带连接,所述带钢牵引头的一端与带钢端部为一体化结构,另一端铆接在带钢端部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带钢端部与带钢牵引头一体化连接处设置有圆弧过渡段。
进一步的是,所述带钢牵引头的宽度范围为150mm至160mm,带钢牵引头和圆弧过渡段的总长L的范围为999mm到10001mm。
进一步的是,所述拉环的中心线与带钢的端部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的是,所述带钢牵引头与带钢端部的铆接点为四个以上,并且相邻铆接点的间隔距离的范围为100mm到150mm。
进一步的是,所述拉环远离带钢牵引头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螺栓,所述牵引带通过连接螺栓与拉环连接,所述连接螺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8mm。
进一步的是,所述拉环远靠近牵引带一端的开口度的范围为100mm到150mm。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穿带作业效率,降低穿带过程中断带次数的带钢连续性机组穿带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带钢连续性机组穿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将活套小车降至机械零位;
b、将牵引带缠绕在带钢连续性机组的各个辊组上,使牵引带依次通过开卷机、拉矫机、活套入口和活套出口;
c、将带钢牵引连接结构与带钢的一端固定连接;
d、活套建立张力;
e、牵引带充套;
f、穿带作业;
在c步骤中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牵引连接结构;在d步骤,采用自动张力控制设备来控制牵引带在开卷机、拉矫机和活套三个位置的张力大小,其中开卷机处牵引带的张力大小控制在1990N到2010N,拉矫机处牵引带的张力大小控制在990N到1010N,活套处牵引带的张力大小控制在990N到1010N。
进一步的是,在e步骤中牵引带运行的速度范围为10m/s到15m/s。
进一步的是,在b步骤中使牵引带的中心线位于各辊组的中心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6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退火生产线上清洗段刷辊使用方法
- 下一篇:节能型粗轧前夹送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