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冲击电压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4590.1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5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鲍清华;徐惠康;赵永刚;刘晓庄;郭守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段晓玲 |
地址: | 21512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冲击 电压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冲击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的冲击电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高压电气设备除承受正常运行的工频电压外,还可能受到暂时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的袭击。雷电在输电线路或电力设备上,有可能造成幅值或坡度很高的过电压,对设备的绝缘破坏较大。工程上经常需要使用冲击电压发生器进行模拟雷击的试验,以检验电力设备耐受雷电过电压的能力。传统的冲击电压发生器普遍体积庞大,组件、部件繁多,一般固定安装在试验大厅内使用。现场试验时,除了要解决安全运输及装卸车,还需要依赖吊装机具进行组装搭建,并且对组装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试验完毕或现场移位还需要重复拆装,因而辅助时间长、效率低下、十分麻烦,以致影响到现场冲击试验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集成化紧凑型移动式冲击电压试验装置。它在现场可自动展开而无需吊装机具进行组装搭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冲击电压试验装置,包括:具有厢体的可移动设备、与所述厢体可转动连接的托举底板、驱动单元、与所述托举底板平行且通过锁定单元与所述托举底板可拆卸的连接的高电压冲击发生器塔架、设于所述塔架上的高电压冲击发生器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塔架的支撑板;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托举底板平卧于所述厢体内;当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托举底板垂直于地面;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托举底板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优选的,所述厢体具有下底板和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托举底板的尾端与所述侧板的尾端通过铰支轴连接,所述侧板的尾端和所述托举底板的尾端向后延伸超过所述下底板的尾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为液压驱动单元。
优选的,所述厢体为由所述侧板、所述下底板、可开启的顶盖、托举底板以及可打开的尾门组成的封闭式厢体。
优选的,所述顶盖为翼开式顶盖和/或所述尾门为可呈270度开启的双侧尾门。
优选的,所述锁定单元为多级联动抱箍式锁紧单元。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可调节的用于将所述支撑板支撑于地面的可伸缩的支撑脚和/或所述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可移动设备上的用于将所述可移动设备支撑于地面的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高电压冲击发生器包括设于所述塔架上的悬挂式调波电感以及与所述塔架上可拆卸连接的高压分压器。
优选的,所述可移动设备为试验车,所述试验车还包括与所述厢体紧邻设置的前室,所述前室内设有测控台和充电变压器。
优选的,所述试验车的两侧下部设置有裙边柜,所述裙边柜内设有配电单元、操控单元和电动线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可移动设备上集成高压冲击电压发生器,并且实现自动展开,无需外部吊装机具即可将高电压冲击发生塔架整体竖立于地面从而使现场快捷安全的进行高电压冲击试验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高压冲击试验装置关闭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高压冲击试验装置关闭状态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高压冲击试验装置关闭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高压冲击试验装置的侧视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高压冲击试验装置的侧板与下底板尾端部分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高压冲击试验装置的打开状态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高压冲击试验装置的展开过程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可移动式高压冲击试验装置的试验状态示意图。
1、驾驶室;2、前室;3、厢体;31、侧板;32、下底板;4、尾门;5、顶盖;51、左顶盖;52、右顶盖;6、裙边柜;7.托举底板;8、高电压冲击发生器塔架;9、多级联动抱箍式锁紧单元;10、高电压冲击发生器塔架支撑板;11、支撑脚;12、高压分压器;13、调波电感;14、操控单元;15、配电单元;16、电动线盘;17、液压工作站;18、测控台;19、充电变压器;20、支撑腿;21、铰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4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氟化醚化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触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