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风病刚柔相济综合康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72444.5 | 申请日: | 2014-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韩祖成;李宝华;乔树真;刘冬玲;惠振亮;苏同生;辛银虎;常江;吴鹏亮;阮绍萍;曹瑾;余华;王翠;张晓乐;袁捷;陈杰;申艳;陈钧;田腊群;王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祖成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36/71;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风 刚柔相济 综合 康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风病刚柔相济综合康复方法,对应的阴阳偏盛两种治疗药物。
背景技术
中风病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病证。中风病位主要在脑,其主要病机归纳起来可为风、火、痰、虚、瘀。临床上中风病的恢复期是指发病2周或1个月至半年以内。对于其治疗主要以内科治疗配合现代康复为主,临床疗效不尽人意。我们在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患者时,采用刚柔相济综合康复方案,即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刚柔相济辨证理论,刚柔相济辨证理论产生于80年代初期,我科李敬慈、李宝华等老一辈专家在治疗中风病时,认为临床上中医在治疗中风时,仍遵循前人内科的辨证论治,即使配合现代康复,疗效仍不满意,应该形成中风病特有的辨证方法,就以肌张力、肌力及舌脉为突破口,探索其治疗方案,经过韩祖成等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研制了马海、柔筋两种药物。刚、柔主要是指患者症状的特点,如肢体拘急痉挛或瘫软无力,以及两种治瘫丸的药性、功效而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治疗中风病的方案,及对应的相应药物及其应用。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病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海胶囊,柔筋胶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药物还包括中药熏洗液,其由桑枝、海风藤、白芍、苏木各30g,赤芍、桂枝、当归、川芎、伸筋草各15g、红花12g,加黄芪45g、白术15g、桂枝15g和白芍15g水煎制得。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阴偏盛中风病刚柔相济综合康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对中风病辩证阴阳偏盛;第二、阴偏盛者温开水送服马海胶囊3-5粒/次、3次/日,其主要成分为马钱子、黄芪、白术、当归、千年健、海风藤,每片含生药0.3克;阳偏盛者应用柔筋胶囊3-5粒/次、3次/日,其主要成分为僵蚕、生白芍、地龙、炙甘草,每片含生药0.3克。第三、中药熏洗治疗应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的草药煎剂,药用:桑枝、海风藤、白芍、苏木各30g,赤芍、桂枝、当归、川芎、伸筋草各15g、红花12g,阴偏胜者加黄芪45g、白术15g、桂枝15g、白芍15g,煎汤熏洗患肢,每次30min,每日1-2次。
本发明根据中风病肢体瘫痪的性质,肌张力的高低,如肢体松懈瘫软状(软瘫),或是拘急挛缩状(硬瘫),肌力的大小,神色的属阴属阳,脉、舌的阴阳属性在内科辨证的基础上分为阳偏盛和阴偏盛两类,分别给予药物治疗。具体而言,阳偏盛者给予柔筋胶囊,阴偏盛者给予马海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马海胶囊其主要成分为黄芪、马钱子、白术、当归、千年健、海风藤、大黄、水蛭等。马海胶囊益气强筋,活血通络,应用后可收强肌,回语,开窍,促使瘫软肢体变硬,其性“刚”,主要用于治疗阴偏盛。
柔筋胶囊其主要成分为僵蚕、生白芍、地龙、炙甘草等。柔筋胶囊柔筋缓急,可使僵硬的关节(硬瘫)变得灵活柔韧,呆滞的表情变得活泼有神,其性“柔”,主要用于治疗阳偏盛。
临床资料选择中风病恢复期患者400例。均为2011年7月至12月的住院患者,经头颅磁共振及CT确诊确诊,选择符合条件的病例400例,按入组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
诊断标准均以最新指南为参考,参照2010版《中国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20-2010成人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祖成,未经韩祖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24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