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校准阶差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70012.0 | 申请日: | 2014-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7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关月;周珣;李大伟;王晓旭;王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准 阶差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量具校准方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校准阶差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阶差尺是测量产品之间高度差的一种方便、快捷的测量工具。飞机蒙皮阶差厚度是否符合要求对飞机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蒙皮阶差厚度的准确测量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常采用阶差尺进行测量,因此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需要对阶差尺定期进行校准,以满足日常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测量准确的校准阶差尺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校准阶差尺的装置:由平台和标准阶梯量规构成;所述的标准阶梯量规上设有10个完全相同的标准阶梯单元,每个标准阶梯单元的高度为1.27mm±0.01mm,标准阶梯量规与阶差尺接触的工作面Ⅰ及每个标准阶梯单元与阶差尺的位置指示端点接触的工作面Ⅱ的平面度为0.005mm,粗糙度为Ra值0.4μm;工作面Ⅰ与工作面Ⅱ之间及每相邻的两个工作面Ⅱ之间的平行度为0.005mm。
一种校准阶差尺的方法,利用上述的装置,方法如下:将阶差尺的基准面与标准阶梯量规的工作面Ⅰ紧密接触,移动阶差尺使位置指示端点与第一阶梯单元的工作面Ⅱ接触,此时阶差尺的数值指示端点指向阶差尺上“0.050″”刻度附近,若数值指示端点位置在“0.490″”-“0.510″”范围内时,阶差尺“0.050″”刻度点合格;移动阶差尺,使位置指示端点与第二阶梯单元的工作面Ⅱ接触,此时阶差尺的数值指示端点指向阶差尺上“0.100″”刻度附近,若数值指示端点位置在“0.090″”-“0.110″”范围内时,阶差尺“0.100″”刻度点合格;如此使位置指示端点依次与下一个阶梯单元的工作面Ⅱ接触,依次校准阶差尺上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刻度点的示值误差,当阶差尺数值指示端点全部在“刻度值±0.010″”范围内时,则此阶差尺校准合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标准阶梯量规在“(0~0.500″)”范围内设有10个标准尺寸,成均匀分布,与阶差尺的标尺相呼应。根据相互对应的位置指示端点和数值指示端点,即可准确测量出阶差尺上每个刻度的准确性。方法简单,测量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校准阶差尺的方法
(一)阶差尺
如图1所示,一种阶差尺(3),其结构为:主体(3-1)为长方形,设有基准面(3-8),在基准面(3-8)一侧的一端角处设有轴(3-2),轴(3-2)连接指示杆(3-3),指示杆(3-3)的端部为数值指示端点(3-4),指示杆(3-3)的中部设有支撑杆(3-5),支撑杆(3-5)的端部为位置指示端点(3-6),主体(3-1)上设有标尺(3-7),所述的标尺(3-7)的刻度为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和0.500″。
(二)校准阶差尺的装置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校准上述阶差尺的装置:由平台(1)和标准阶梯量规(2)构成。
所述的标准阶梯量规(2)上设有10个完全相同的标准阶梯单元(2-1),每个标准阶梯单元(2-1)的高度为1.27mm±0.01mm(0.05″)。
标准阶梯量规(2)上设有与阶差尺的基准面(3-8)接触的工作面Ⅰ(2-2)。
每个标准阶梯单元(2-1)上设有与阶差尺的位置指示端点接触的工作面Ⅱ(2-3)。
工作面Ⅰ(2-2)和工作面Ⅱ(2-3)的平面度为0.005mm,粗糙度为Ra值0.4μm。
工作面Ⅰ(2-2)与工作面Ⅱ(2-3)之间及每相邻的两个工作面Ⅱ(2-3)之间的平行度为0.005mm。
标准阶梯量规(2)中,标准阶梯单元(2-1)的高度1.27mm对应于阶差尺中标尺的刻度0.05″。
由于对标准阶梯量规(2)的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表面硬度、线膨胀等因素,避免变形,即阶差尺探针划伤表面而影响测量精度。为避免探针划伤标准量规表面,量规表面硬度应达到60HRC,线膨胀系数小于±0.3×10-6μm,为此采用58%镍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70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