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使用者身份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67003.6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0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罗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67 | 分类号: | H04M1/667;H04W12/06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梁军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使用者 身份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使用者身份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终端使用者身份鉴权方式较为复杂的问题。其中,终端使用者身份确定方法,包括: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发出用户身份验证信号,身份验证信号通过使用者身体传送;通过监听验证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判断使用者身份是否合法,该方案简化了对终端使用者身份进行鉴权的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使用者身份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要把手机递给别人使用的情形:例如请他人观赏照片,借给同事打电话,或者给朋友看电影玩游戏等。在这些场景下,我们希望手机能鉴别持有者身份,并根据身份展现不同内容,以保护个人隐私。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会有很多场景需要对终端的使用者身份进行鉴权,例如,对终端进行解锁,或对一些涉密内容的访问等,以及当用户将手机借与他人使用的情况下,目前,较成熟的鉴权方式是设置多套不同密码,并根据不同的密码来鉴别终端持有者身份。具体来说,在将终端借与他人使用时,告知其公共密码,终端持有者使用公共密码进入系统只能访问终端的非隐私内容;机主使用终端时,使用私密密码,进入系统后可访问隐私内容。然而,该种基于多套密码的方法一般会出现密码输入框,需要用户输入指定密码,显然不够智能化,影响用户体验。此外,随着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也诞生了基于这两种技术的身份鉴权方式。当需要鉴别身份时,系统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面部图像,或者通过指纹采集设备采集用户指纹。这种方式比“设置多套密码”更加自动化,对用户更加透明。然而,该方式是基于持有者生理特征的,需要对采集到的用户特征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该方式增加了终端执行鉴权流程的复杂性。可见,一种操作简单便捷的终端使用者身份鉴权方式有待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使用者身份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终端使用者身份鉴权方式较为复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使用者身份确定方法,包括: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发出用户身份验证信号,身份验证信号通过使用者身体传送;通过监听验证设备对于身份验证信号的响应,判断使用者身份是否合法,验证设备与使用者身体相接触。
其中,通过监听验证设备发送响应消息,判断使用者身份是否合法包括:
如果未接收到验证设备的响应,则确定终端当前的使用者身份不合法,如果接收到验证设备的响应,则确定终端当前的使用者身份合法;或者,根据监听到的验证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判断使用者身份是否合法。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判断使用者身份是否合法之后,如果使用者身份合法,则根据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使用者身份;根据使用者身份确定使用者身份对应的访问权限,访问权限用于确定是否允许进入指定用户界面,或用于确定使用者的操作所请求的内容的显示方式;如果使用者身份不合法,则设置使用者的访问权限为预设访问权限。
其中,身份验证信号为设定频率的机械振动,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发出用户身份验证信号包括:当用户的操作触发解锁指令或用户的操作触发进入指定用户界面的指令时,发出用户身份验证信号。
进一步的,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发出用户身份验证信号之前,获取周围环境的机械振动频率;根据周围环境的机械振动频率,与验证设备约定通过机械振动进行信息交互时所使用的设定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使用者身份确定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发出用户身份验证信号,身份验证信号通过使用者身体传送;判断模块,用于通过监听验证设备对于身份验证信号的响应,判断使用者身份是否合法,验证设备与使用者身体相接触。
其中,判断模块,用于:如果未接收到验证设备的响应,则确定终端当前的使用者身份不合法,如果接收到验证设备的响应,则确定终端当前的使用者身份合法;或者,根据监听到的验证设备发送的响应消息判断使用者身份是否合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70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