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LiCoO2电池绿色拆解分离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60074.3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3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卫;许龙;宋继顺;张联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licoo2 电池 绿色 拆解 分离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电池回收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废旧LiCoO2电池绿色拆解分离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锂离子电池的用量急剧增加,未来将面临着大量废旧电池需要处理的问题,这些废旧电池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好,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现有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虽然较多,但这些设备及工艺只适用于含有Co等稀贵金属的数码锂离子电池LiCoO2型(三元型),即先将正极材料酸溶形成Co2+、Li+等,再用萃取法、化学沉淀法或电解法回收CoSO4、Li2CO3、CoC2O4、Co(OH)2、金属Co等。但这些方法使用大量的有机试剂包括酸、萃取剂,对环境会造成二次污染;工艺复杂,对设备的要求高;附加值低,成本高。由于上述原因使得对LiCoO2电池的回收并不理想,本发明使得对LiCoO2电池的回收更加绿色高效,改性后的材料符合工业级的要求,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废旧LiCoO2电池绿色拆解分离回收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该方法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回收全面、绿色环保、改性后的电极材料符合工业级的要求。
一种废旧LiCoO2电池绿色拆解分离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旧电池放入盛有水和金属粉的桶中搅拌,对废旧LiCoO2电池进行短路放电处理;
2)在密封箱内,将放电后的电池拆开,放入离心桶甩出电解液并收集,人工分离得到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外壳并分别清洗,清洗后的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外壳转移到箱外烘干,箱内气体净化后排放;
3)分别将正极片和负极片机械粉碎,粉碎的负极片浸在去离子水搅拌、清洗、过滤、烘干,分别得到负极材料与干净的铜箔片;粉碎后的正极片在马弗炉中350-450℃煅烧1-2h以除去粘结剂,然后过50目标准筛,得到含有少量正极材料的铝箔片、含有少量铝屑的正极粗粉料a,将含有少量正极材料的铝箔片进行清洗、过滤、烘干,得到干净的铝箔和含有少量铝屑的正极粗粉料b;
4)将上述得到的两部分含有少量铝屑的正极粗粉料a、b混合一起进行球磨、过400目标准筛以除去含有的铝屑,将剩余粉料在马弗炉中650-800℃煅烧2-3h以除去导电剂,得到正极材料细粉料;
5)将上述正极材料细粉料通过ICP测出Li和Co的含量,按Li和Co的摩尔比1.05的比例补加碳酸锂在马弗炉中800-950℃煅烧12h,球磨过400目标准筛,得到改性的LiCoO2。
所述金属粉为铁粉、锌粉、铝粉或铜粉。
所述步骤1)、2)均在密封在箱体内进行,操作人员通过手套在箱体外操作,箱体内的废气通过管道引导依次通过N-甲基吡咯烷酮(NMP)废液、稀碱液、水三级净化处理后再排入大气,饱和的NMP废液、稀碱液、水均进入电池企业的NMP整体回收系统。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实现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绿色拆解分离回收,不产生二次污染;对回收的LiCoO2实现了有效改性,改性的LiCoO2正极材料符合工业级的要求;铝箔、铜箔、极耳等有价材料也实现了回收分离,有效了解决了锂离子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和资源的短缺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是900℃12h改性的LiCoO2的XRD。
图3是900℃12h改性的LiCoO2的循环性能曲线。
图4是950℃12h改性的LiCoO2的XRD。
图5是950℃12h改性的LiCoO2的循环性能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废旧LiCoO2电池绿色拆解分离回收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60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