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9213.0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3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会斌;邓志刚;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美兴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17/02;A61K31/045;A61K35/36;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529500 广东省阳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烫伤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制剂,尤其是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
背景技术
烧烫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对严重的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就很容易造成伤口的感染、化脓、溃烂,留下永久的疤痕,更有甚者会危及生命。目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基本可分为中药和西药,其中中药的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疗效较好,但是也存在缺点,如:加工过程复杂,成分较多不易收集全,从而降低疗效;对烧烫伤治疗的全过程的病理特点针对性不足,兼顾全程不够;制作方法不能使其有效成分得以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制作简单的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本发明的方案是如此实现的: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是由以下组分及重量配比制成:
地榆5-15份,黄柏8-15份,紫草3-10份,黄连5-10份,赤芍5-15份,生地15-20份,血余炭6-10份,冰片15-20份,珍珠粉10-20份。
作为优选,所述各组分的重量配比是:地榆10份,黄柏15份,紫草8份,黄连7份,赤芍10份,生地15份,血余炭8份,冰片15份,珍珠粉12份。
作为优选,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
A.按重量配比取地榆、黄柏、紫草、黄连、赤芍、生地、血余炭,加400-500份水,煮1-2小时,取汁。
B.将冰片溶于80-100份乙醇中,制得溶液B。
C.将步骤A制得的汁液与溶液B混合,并加入珍珠粉,勾兑均匀,装瓶灭菌20-40分钟,即制得。
本发明为外敷药物,工艺简单,见效快,所需成分易收集,具有抑菌止痛,消炎清热,活血化瘀,排脓生肌的作用,对烫伤烧伤具有很好的疗效。
所述各中药的功效为:
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收敛、抗菌、抗炎、止血。
黄柏: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
紫草:止血药;凉血药;清热解毒药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生地: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补血,补肾水真阴不足。
血余炭:消瘀,止血,利小便。主治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妇女崩漏及小便不利等证。熬膏外敷止血生肌。
冰片: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珍珠粉:美白、控油、祛痘、去黑头、淡斑、生肌。治疗各类的皮肤损伤、创痛,比如痈肿、毒疮、水火烫伤、刀伤和带状疱疹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是由以下组分及重量配比制成:
地榆10份,黄柏15份,紫草8份,黄连7份,赤芍10份,生地15份,血余炭8份,冰片15份,珍珠粉12份。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
A.按重量配比取地榆、黄柏、紫草、黄连、赤芍、生地、血余炭,加500份水,煮1小时,取汁。
B.将冰片溶于100份乙醇中,制得溶液B。
C.将步骤A制得的汁液与溶液B混合,并加入珍珠粉,勾兑均匀,装瓶灭菌30分钟,即制得。
使用时,直接涂抹或喷洒于患处,一日2次。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案。
实施例2: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是由以下组分及重量配比制成:
地榆15份,黄柏10份,紫草5份,黄连6份,赤芍8份,生地18份,血余炭10份,冰片14份,珍珠粉14份。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
A.按重量配比取地榆、黄柏、紫草、黄连、赤芍、生地、血余炭,加450份水,煮1.5小时,取汁。
B.将冰片溶于90份乙醇中,制得溶液B。
C.将步骤A制得的汁液与溶液B混合,并加入珍珠粉,勾兑均匀,装瓶灭菌40分钟,即制得。
使用时,直接涂抹于患处即可,每日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美兴,未经刘美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9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