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DA法脱硫系统的循环浆液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59139.2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6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文;周航;常治铁;刘莉;李腾渊;刘立刚;孙凤军;李修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da 脱硫 系统 循环 浆液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DA法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DA法脱硫系统的循环浆液工艺。
背景技术
为控制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国家加大了烧结烟气二氧化硫的治理力度,要求对烧结烟气必须进行脱硫,最大程度上减弱二氧化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旋转喷雾干燥技术为基础,自主集成SDA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并于2009年率先应用于鞍钢和沙钢。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和改进,使这项技术日臻完善,现已成为烧结机烟气脱硫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钢铁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烧结及球团工艺》中,将SDA法作为烧结机烟气脱硫最佳工艺技术方法之一向企业进行推荐。
为提高脱硫剂的使用率,减少脱硫副产物的产生量,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目前SDA脱硫工艺大多采用循环工艺,部分脱硫灰进入循环浆液制备系统,即脱硫灰进入混合罐制成循环浆液,循环浆液依次进入循环浆液罐、顶罐,最后进入雾化器参与脱硫反应。
除循环浆液系统外,SDA工艺需设事故集水池,将事故状态及设备检修时顶罐、消化罐、浆液罐中溢流及排空的浆液排入集水池,恢复正常运转后由渣浆泵将浆液提升至振动筛,继续利用,从而避免浆液外排,并且减少脱硫剂浪费。(如图1所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SDA法脱硫系统的循环浆液工艺,将脱硫系统中的事故水池纳入循环浆液系统,脱硫塔产生的脱硫灰直接进入事故水池并制成循环浆液使用,不仅减少了装备数量和占地面积,缩短了工艺路线,降低投入成本,同时也消除了一个产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SDA法脱硫系统的循环浆液工艺,脱硫系统的事故水池兼做浆液循环系统中的混合罐和循环浆液罐,包括如下步骤:
1)从脱硫塔灰斗卸下的脱硫灰通过脱硫灰受料口进入事故水池,与从工艺消化水管输送来的消化水混合,在搅拌机的充分搅拌作用下制成循环浆液,由渣浆泵输送到振动筛上,过滤后进入浆液顶罐,最终进入雾化器参与脱硫反应;
2)当脱硫系统发生故障或处于检修状态时,顶罐中溢流及排空的浆液,由浆液进料管排入事故水池,同时启动搅拌机避免浆液淤积;
3)当脱硫系统恢复正常工作时,由渣浆泵将事故水池内的浆液通过浆液回料管送至振动筛上,重新进行循环。
所述脱硫塔为旋转喷雾干燥吸收塔。
所述事故水池中的浆液量由液位计显示,并由控制系统控制浆液调节阀进行调节。
所述工艺消化水管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流量计、流量调节阀和流量截止阀,根据脱硫灰下料量对送水量进行调节。
所述渣浆泵采用一工一备,渣浆泵后的浆液回料管上设有排渣阀。
用于实现一种基于SDA法脱硫系统的循环浆液工艺的装置,包括通过浆液回料管依次连接的事故水池、渣浆泵和振动筛,所述事故水池另外连接工艺消化水管和浆液进料管,浆液进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浆液顶罐、消化罐及浆液罐的溢流口和排空口,事故水池顶部的脱硫灰受料口通过管道连接脱硫塔卸灰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脱硫灰通过管道直接进入事故水池,消除了“脱硫塔卸灰及运输”这一产尘点,有效改善脱硫岛及周围的环境质量;
2)原脱硫系统中的事故水池和循环浆液系统中的混合罐、循环浆液罐合为一体,兼具三者的功能,减少了装备数量和占地面积,降低投入成本;
3)缩短了工艺路线,且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常用的浆液循环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事故水池2.搅拌机3.浆液进料管4.浆液回料管5.渣浆泵6.排渣阀7.振动筛8.工艺消化水管9.流量截止阀10.流量计11.流量调节阀12.脱硫灰受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本发明一种基于SDA法脱硫系统的循环浆液工艺,脱硫系统的事故水池1兼做浆液循环系统中的混合罐和循环浆液罐,包括如下步骤:
1)从脱硫塔灰斗卸下的脱硫灰通过脱硫灰受料口12进入事故水池1,与从工艺消化水管8输送来的消化水混合,在搅拌机2的充分搅拌作用下制成循环浆液,由渣浆泵5输送到振动筛7上,过滤后进入浆液顶罐,最终进入雾化器参与脱硫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91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支架
- 下一篇:计算机控制柜用可调式走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