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状态估计异常识别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57311.0 | 申请日: | 2014-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9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忠;蔡电宝;叶明友;向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洞头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王晓燕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状态估计 量测 异常识别 配电网 配电自动化 电网模型 定时读取 判断设备 人工校对 实时网络 短信 算法 拓扑 预置 合格率 查找 环节 检查 | ||
一种配电网状态估计异常识别方法及其装置,涉及配电自动化领域。目前,人工查找问题的效率低、周期长,存在着识别问题不全面等缺点,无法有效的提高配电网量测合格率。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自动从SCADA系统定时读取电网模型和断面,生成实时网络拓扑,采用配电网状态估计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出不合格量测,根据预置的规则,识别出导致量测异常的设备,判断设备主人,并向设备主人发出短信,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做相关处理。本技术方案减少人工校对、检查环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状态估计异常方法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采集装置、子站、通道等各环节的影响,导致采集的量测与实际的量测存在偏差和错误,如信道干扰导致数据失真,互感器或量测设备损坏导致死数据,系统维护不及时导致量测方向发生反向问题始,这些问题目前只能依靠人工定时到变电站现场进行比对的方式来解决,现场比对的方式可以查找、识别出部分量测数据问题,如死数据;对于量测方向错误等问明无法在现场查出,而且人工查找问题的效率低、周期长,存在着识别问题不全面等缺点,无法有效的提高配电网量测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状态估计异常识别方法及其装置,以实现查找问题快速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网状态估计异常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自动从SCADA系统定时读取电网模型和断面;
2)生成实时网络拓扑;
3)采用配电网状态估计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4)识别出不合格量测,根据预置的规则,识别出导致量测异常的设备;
5)判断设备主人,并向设备主人发出短信。
采用通用的文件方式,自动从网络装置或自动化系统中读取电网模型和断面,重构电网模型,确定实时网络拓扑,采用状态估计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识别出不合格量测,根据预置的规则,判断出导致量测异常的设备,发送通知给相关人员,指导巡视排查缺陷。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地,自动从SCADA系统定时读取电网模型和断面时,采用FTP技术,定时读取电网模型和断面。
自动从SCADA系统定时读取电网模型和断面时,采用的电网模型和断面基于CIM/E格式。
采用配电网状态估计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时,根据配变容量作为不可观测区内负荷间的相对比例,将不可观测区内的总量测负荷分配至各配电变压器,在此基础上进一次配电网潮流计算,据此估算出各不可观区的网络损耗,进而对不可观测区内的负荷总量进行修正,从而得到估算值。
不合格量测包括变压器有功不平衡、母线有功不平衡、线路有功不平衡、线路有功死数据、线路有功跳变数据、变压器有功死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配电网状态估计异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网模型和断面读取单元,采用RJ-45网口方式直接读取电网模型和断面文件,确定实时网络拓扑和潮流状态;
状态估计与异常识别单元,用于进行状态估计算;电网模型和断面读取单元通过EMAC接口与状态估计与异常识别单元相连;
缺陷通知单元,包括通信芯片,其设有GSM发送功能;
电源,用于提供3.3V直流电。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建立起从电网模型与量测数据读取、计算、识别、通知的完整链条,实现了量测问题的自动发现与信息发送,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洞头县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洞头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7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