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茉莉花香味的木纤维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4670.0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坤城木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67/00;C08L81/02;C08L71/08;C08L67/02;C08L5/08;C08K13/02;C08K3/04;C08K3/08;C08K3/22;C08K3/3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4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茉莉花 香味 纤维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纤维改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茉莉花香味的木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纯天然木纤维产品经过特殊技术和生产工艺剔除木材中的糖和脂份,并采用先进技术根除物质的静电反应,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化学上的成份,与棉花一样都是100%的绿色产品,具有天然的抗菌保健、清除异味、自清自洁的功能,是一件真正的,纯绿色的健康产品。因此纯天然木纤维倍受大众青睐,广泛应用于毛巾、内衣、T恤、厨巾、袜子、衬衣、西装、婴儿纺织品、床上用品、窗帘、面料、垫料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木纤维易燃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于木纤维具有比棉纤维更优越的吸湿性和透气性,因此用于加工成纤维板时易腐朽、易导电、易燃等,且木纤维相较于棉纤维来说用于针织时质地较硬,触感较差;其次,由于木纤维制备时原材料受限,且无法满足现生活多元化的需求等,故而木纤维在很长一段时间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带有茉莉花香味的木纤维及其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有茉莉花香味的木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木纤维38-44、桑蚕丝纤维5-7、剑麻纤维13-15、松树枝17-20、茉莉花茶浆10-12、纳米甲壳素0.5-0.8、炭黑0.3-0.6、铁粉0.1-0.3、二氧化钛0.7-0.9、聚酯二醇8-10、当归油4-6、聚苯硫醚粉末3-5、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4-7、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9、蒲公英2-3、冬凌草1-2、助剂2-4、适量水。
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原料制成:茶叶纤维10-13、纳米氧化锌2-4、硅微粉1-3、双聚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0.03-0.05、单硬脂酸甘油酯1.2-3.1、聚乙二醇3-6、甲基异噻唑啉酮2.1-3.6、香叶油3.2-4.7、天竺葵提取物0.2-0.4、亚油酸1.3-2.4、双氰胺0.1-0.2、丙烯酸-2-乙基己酯4-7、阻燃剂CP 0.04-0.07,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纳米氧化锌超声分散于聚乙二醇中,加入茶叶纤维混合搅拌5-8小时,取出干燥研磨10-15分钟,制得改性茶叶纤维,再将香叶油、天竺葵提取物加水搅拌,加入硅微粉搅拌30-40分钟,喷雾干燥制得改性硅微粉,最后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亚油酸、双氰胺、甲基异噻唑啉酮搅拌混匀,加入上述制得的改性茶叶纤维和改性硅微粉、单硬脂酸甘油酯、双聚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阻燃剂CP超声处理30-40分钟即得。
所述的一种带有茉莉花香味的木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松树枝、蒲公英、冬凌草粉碎后加水蒸煮成浆,加入茉莉花茶浆继续煮沸1-2小时,加入纳米甲壳素搅拌研磨20-30分钟,送入热磨机中加工成改性复合纤维;
(2)将二氧化钛放入煅烧炉中于580-670℃下煅烧处理1-2小时后加入当归油、炭黑研磨30-40分钟制得改性二氧化钛;
(3)将聚酯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热搅拌,加入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铁粉、改性二氧化钛超声处理20-40分钟;
(4)将木纤维、桑蚕丝纤维、剑麻纤维、改性复合纤维放入磨粉机中磨成80-100目粉末,干燥后放入高混机混至80-90℃,加入步骤(3)反应产物及剩余成分混至100-120℃,静置15-20小时后超声处理10-15分钟,洗涤、过滤、烘干至恒重即得。
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原料来源简单,操作简便,添加多种有效动植物纤维减少了木材的使用量保护了林业资源,同时还改善了木纤维的特性,制得的木纤维不仅具有茉莉花的清香,还具有防水、杀菌、轻柔等优点,用于服装、面料、等领域倍受青睐。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一种带有茉莉花香味的木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木纤维39、桑蚕丝纤维6、剑麻纤维14、松树枝18、茉莉花茶浆11、纳米甲壳素0.7、炭黑0.5、铁粉0.1、二氧化钛0.7、聚酯二醇10、当归油4、聚苯硫醚粉末5、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9、蒲公英3、冬凌草1、助剂4、适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坤城木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坤城木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4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