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51252.6 | 申请日: | 2014-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7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尹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牧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G01F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表。
背景技术
燃气表是用于计量可燃性气体累计量的仪表,燃气表由上外壳、下外壳、计量机芯组成,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在由上外壳、下外壳和密封垫圈组成的密闭腔体流动过程中压力差作为动力,由阀座、阀盖的相对位置来控制气体流向的分配。燃气表的计量机芯由左右相同的两个气体测量室组成,每个气体测量室由一张柔软的隔膜将其分为两个相同的小计量室。当分配的气体依次进入四个小计量室,推动隔膜自由的摆动,隔膜组件的运动通过摇杆带动连杆机构(双曲柄摇杆机构)并使阀盖做旋转运动从而控制各计量室依次充气和排气,使燃气表连续循环运动,同时连杆机构的曲柄齿轮通过齿轮的传动驱动机械式计数器计数,最终通过计数器显示燃气表的排气量。
而影响燃气表的检测精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1、上外壳、下外壳的密封程度,如果燃气泄露不但燃气表的检测精度受影响,更重要的时,会存在安全隐患。而影响上外壳、下外壳的密封程度的重要因素就是设置在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的密封垫圈的密封效果;2、外壳与计量机芯之间没有设置减震装置,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燃气表可能因为颠簸、碰撞而导致计量机芯受损,从而影响燃气表的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木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密封效果好,同时能够有效避免运输或使用过程中计量机芯因颠簸、碰撞而受损的燃气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上外壳包括上外壳本体、进气口、出气口和上凸沿;下外壳包括下外壳本体和下凸沿;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贴合且通过密封圈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上通孔,所述多个上通孔沿上凸沿周向一圈布置;所述下凸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下通孔,所述多个下通孔沿下凸沿周向一圈布置;所述密封圈内表面设有凹槽,使密封圈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凹槽上表面具有多个与上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上凸体,所述上凸体与上通孔紧配合;凹槽下表面具有多个与下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下凸体,所述下凸体与下通孔紧配合;所述下外壳本体内还设有减震垫片,所述减震垫片沿下外壳体本体内壁分布且与下外壳本体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相邻两个上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下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作为优化,所述多个上通孔与多个下通孔相互错开。
作为优化,所述密封圈和减震垫片均为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优化,所述进气口上设有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包括外框、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内还设有干燥组件,所述的干燥组件包括惰性氧化铝球。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密封圈内表面设有凹槽,上凸沿和下凸沿位于凹槽内,凹槽上表面上的上凸体一一对应地与上通孔紧配合,凹槽下表面上的下凸体一一对应地与下通孔紧配合,从而使密封圈紧紧地将上凸沿和下凸沿扣紧,增加了上凸沿和下凸沿夹紧的结合力,另一方面不易拆解破坏,杜绝泄漏,安全有保障。
2、下外壳本体内减震垫片的设置,将计量机芯与相对坚硬的外壳体分开,当发生颠簸或碰撞时,计量机芯先与减震垫片接触,从而有效地起到了缓冲作用,尽可能地减少了计量机芯的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燃气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上外壳本体10,进气口12、上凸沿14、干燥组件5,外框15,过滤网16,下外壳本体20,下凸沿21,密封圈30,上凸体31,下凸体32,减震垫片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和图2,一种燃气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上外壳包括上外壳本体、进气口、出气口和上凸沿;下外壳包括下外壳本体和下凸沿。所述上外壳与下外壳贴合且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上凸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上通孔,所述多个上通孔沿上凸沿周向一圈布置;下凸沿的下表面具有多个下通孔,所述多个下通孔沿下凸沿周向一圈布置;所述密封圈内表面设有凹槽,使密封圈的横截面为“U”型,使用时,上凸沿和下凸沿位于凹槽内,凹槽上表面具有多个与上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上凸体,上凸体与上通孔紧配合;凹槽下表面具有多个与下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下凸体,下凸体与下通孔紧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牧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牧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51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