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动式增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8843.8 | 申请日: | 2014-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09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壹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壹圣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中国台湾屏东县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动式增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动式增氧设备,尤指一种适用于水产养殖池的曝气增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养殖池所使用的增氧机(即俗称的水车)大多仍是固定式,也就是说固定于养殖池中某处,再依据养殖池大小、养殖水产的种类及数量多寡来增减配置增氧机。然而,传统固定式的增氧机因位置固定,扰动水体的范围有限,目前配置约每分地一台增氧机。所以,如果以大面积的养殖规模而言,为了提供足够溶氧量,就需配置相当数量的增氧机,故不论设备成本或运转的电费成本都成为养殖户很大的负担。
再者,传统固定式增氧机,因为位置固定不动,长期运转过后容易造成底泥移位,导致增氧机附近下方池底掏空影响日后捞捕。另外,因为传统固定式增氧机的有效范围固定,增氧机运转时池水流向固定将造成池内水温分布不均,水温分层及池底污泥聚积,不易维持水质,进而影响池中养殖物的生存。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遂依其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的研发经验,针对前述的缺失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并依前述需求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历经长时间的努力研究与多次测试,终于完成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动式增氧设备,其能藉由绕行而扩大增氧的范围,除扩大扰动范围而增加养殖池的溶氧量,进而减少增氧机的使用数量外,更可大幅降低电费开销;另外,增氧机绕行可扩大水体扰动范围,避免破坏池底地层及防止池底污泥的聚积,又可打破水温分层,稳定水质;再者,也因为增氧机的绕行将增加池内鱼虾生物的运动量,促进食欲,提升换肉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可动式增氧设备,主要包括支柱、调节段、轴杆以及增氧机;支柱插设于养殖池内;调节段的一端铰接于支柱;轴杆包括头端以及末端,其头端铰接于调节段的另一端;增氧机则耦接于轴杆的末端。其中,调节段随着养殖池水位升降调整轴杆以及增氧机的位置;当增氧机运转时,藉由轴杆导引,使增氧机绕着支柱呈圆周运动绕行。
据此,本发明以支柱为中心,藉由增氧机运转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形成推力,并通过轴杆的导引,进而使增氧机自主绕行。此外,随着养殖池水位的升降,调节段可以随之升降调整包括轴杆、装配架以及增氧机等的高度位置;又,根据养殖池大小,只要调整轴杆长度,增氧机的绕行范围即可弹性调整。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可动式增氧设备的另一形态,主要包括绳缆、悬挂架、调节段、轴杆、装配架以及增氧机;绳缆架设于养殖池上方;悬挂架系设置于绳缆上;调节段的一端铰接于悬挂架;轴杆包括头端以及末端,而其头端铰接于调节段的另一端;装配架连接至轴杆的末端;增氧机则组装于装配架。其中,调节段随着养殖池水位升降调整轴杆、装配架以及增氧机的位置;当增氧机运转时,藉由轴杆导引,使增氧机绕着悬挂架呈圆周运动绕行。
据此,本发明以悬挂架为中心,藉由增氧机运转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形成推力,并通过轴杆的导引,进而使增氧机自主绕行。而且,本发明藉由将悬挂架设置于养殖池上方的绳缆,在捕捞养殖物时,渔网将可在池内不受阻碍地自由移动,对于养殖户的收成相当便利。
较佳的是,本发明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浮体,其可组装于轴杆上,除了可增加轴杆的浮力外,在增氧机绕行时浮体亦可增加池水扰动,以更加提高溶氧量。此外,当然浮体可以设置扰流结构,来提升扰流效果,除可控制增氧机绕行速度外,还可提升溶氧量。
另外,本发明还可包括两牵引组件以及一链条,而两牵引组件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轴杆的两端,且两牵引组件的另一端自轴杆向养殖池底部延伸,链条连接于两牵引组件的另一端而位于养殖池底部。换言之,在轴杆两端所延伸接设的链条系可带动池底的有机底泥,进行强制氧化作用,并防止养殖池内的鱼、虾类在池底挖洞筑巢(如吴郭鱼、虾类等)。
再者,本发明还可包括发光装置,其设置于两牵引组件上。据此,本发明的发光装置可发光照射养殖池内的藻类,进而使养殖池内的藻类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更加提升养殖池内的溶氧量。
另外,本发明还可包括多个导流板,其设置于轴杆上,而可藉由改变多个导流板的角度来调整增氧机绕行速度。当然,多个导流板同时也将增加养殖池内池水的扰动,进而起到提升溶氧量的效果。
再且,本发明还可包括引流装置,其包括集水槽以及引导管;引流装置的集水槽设置于增氧机的一侧,引导管设置于集水槽的槽底并向养殖池内部延伸。整体而言,引流装置的集水槽是用以收集增氧机所溅起的水花,并藉由引导管排到养殖池内部或底部;然而,因增氧机运转时所溅起的水花,其溶氧量较高,故将其导入养殖池内部或底部,将可有效增进水中的溶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壹圣,未经黄壹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8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鱼缸加热棒
- 下一篇:一种花鲢鱼、甲鱼、白鲢鱼的高效套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