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纱机赛络纺用集合器套装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48538.9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宝明;李新龙;刘建中;马崇启;吕汉明;张丽;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纱机赛络纺用 集合 套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配件,具体则是指粗纱机赛络纺用集合器套装。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细纱赛络纺技术,是在细纱机上喂入两根粗纱,使其在牵伸机构中保持一定间距,经牵伸后由前罗拉输出这两根单纱须条,由于捻度的传递而使单纱须条上带有少量的捻度,并合后被进一步加捻成类似股线的纱线,卷绕在纱管上。此种方法生产的纱线具有毛羽少、强力高、耐磨性好、条干均匀等优点。但由于纺纱时粗纱双股喂入,需要成倍加装粗纱吊锭,大幅降低粗纱干定量,造成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上升。此外,若其中一股粗纱断头后没有及时处理,容易造成错支纱。
现有的粗纱赛络纺技术,是在粗纱机后罗拉后将传统的单口集合器换为双口集合器,同时喂入两根熟条,经过集合器的两个通道进入牵伸区,经牵伸、加捻、卷绕纺成粗纱,再通过传统方法纺制细纱或赛络纱。实际纺纱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集合器隔距通常相等,且较小,熟条在喂入牵伸区前容易接触,由于熟条本身基本没有捻度,纤维较为松散,熟条接触的时候容易产生粘结缠绕、勾结,造成熟条条干恶化,进而降低最终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粗纱赛络纺熟条喂入时容易产生粘结缠绕,勾结,造成熟条条干恶化,进而降低最终成纱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性能良好,可以根据不同工艺要求更换的粗纱机赛络纺用集合器套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粗纱机赛络纺用集合器套装,包括后集合器、中集合器与前集合器,在集合器上设置至少两个供熟条通过的通道。所述后集合器、中集合器的主体上设置的供熟条经过的通道为封闭通孔,孔呈椭圆形或跑道形,入口大,出口小,其作用是将棉条中较为蓬松的纤维集束,使纤维在牵伸区内变速点集中,孔与孔之间的间隔则入口厚出口薄,可以防止由于间隔过小造成棉条中的纤维之间互相缠绕,勾结。所述前集合器上设置的供熟条经过的通道为开口槽,开口槽间隔与中集合器的出口间隔一致。所述集合器套装的间隔厚薄配置,后集合器、中集合器结构形状相同,尺寸不同,后集合器入口尺寸F为15-30mm,B为8-15mm,隔距G为10-30mm;出口尺寸C为8-15mm,H为3-6mm,隔距D为6-12mm。中集合器入口尺寸F为12-20mm,B为6-12mm,隔距G为8-20mm;出口尺寸C为6-12mm,H为3-5mm,隔距D为2-12mm;前集合器入口尺寸K为10-18mm,J为4-10mm,隔距L为6-15mm;出口尺寸N为4-10mm,Q为3-4mm,隔距O为2-12mm。安装时,所述后、中、前集合器的对称轴重合。集合器间隔可根据不同工艺要求进行选择。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尤其通道入口处较大隔距的存在,有效避免了须条之间的相互粘结缠绕,有效防止条干恶化。三个器件出口隔距配置可以保证熟条以受控的隔距经过牵伸区。出口隔距的可选择性可以方便的满足不同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用于粗纱赛络纺的集合器套装的后、中集合器结构三视图。其中,图1(a)为后、中集合器主视图;图1(b)为后、中集合器左视图;图1(c)为后、中集合器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用于粗纱赛络纺的集合器套装的前集合器结构三视图。其中,图2(a)为前集合器主视图;图2(b)为前集合器左视图;图2(c)为前集合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例给出本发明一种粗纱机赛络纺用集合器套装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一种粗纱机赛络纺用集合器套装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实施例
一种粗纱机赛络纺用集合器套装,包括后集合器、中集合器与前集合器,集合器上设置两个供熟条通过的通道,后集合器、中集合器的主体上设置的供熟条经过的通道为封闭通孔,孔呈跑道形,后集合器入口尺寸F为20mm,B为10mm,隔距G为20mm;出口尺寸C为10mm,H为5mm,隔距D为10mm。中集合器入口尺寸F为16mm,B为8mm,隔距G为16mm;出口尺寸C为8mm,H为4mm,隔距D为8mm。前集合器入口尺寸K为12mm,J为6mm,隔距L为12mm;出口尺寸N为6mm,Q为3mm,隔距O为8mm。安装时,所述后、中、前集合器的对称轴重合。
利用实施例中尺寸的集合器套装纺制赛络纺纯腈纶粗纱和普通粗纱,粗纱号数350tex,再纺制普通细纱,细纱号数13tex,测得参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85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式导纱钩
- 下一篇:一种双刀式防跑棉纤维切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