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测试需求建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44065.5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晋博;张新玲;胥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丹;李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件 测试 需求 建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件测试需求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测试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介入,不仅能帮助开发人员更有效地完善需求,也能让测试人员设计出更贴近需求的测试。同时,当需求进行了更改之后,测试人员也能及时和准确地了解需求的变化、更改测试需求。随着软件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地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成为了重点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软件测试需求建模方法,包括:
S1.建立测试需求模型;
S2.在建立的测试需求模型中人为插入语义故障,对模型进行自动语义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1并报告相应错误;
S3.通过建立的所述测试需求模型生成相应测试需求描述脚本;
S4.生成相应测试需求描述脚本对应的测试用例。
特别地,所述建立测试需求模型包括建立测试需求元模型,所述测试需求元模型包括测试特征元模型、测试目标分组及描述元模型、基于被测系统用例的测试需求描述元模型、以及基于被测系统构件的测试需求描述元模型。
特别地,所述测试特征元模型包括测试特征的维度和测试约束。
其中,所述维度定义对测试特征进行度量的参数;当测试特征为系统函数的响应时间时,测所述参数包括函数一次执行的延迟、所有执行的平均延迟、和/或延迟时间的方差;当测试特征为被测系统可靠性时,所述参数包括需要修复时间和/或失效时间。
特别地,所述测试约束用于对与之相关联的测试特征的取值进行约束;
其中,测试约束包括OFFERED类型测试约束和REQUIRED类型的测试约束;所述OFFERED类型测试约束为测试系统自身需要满足的约束;所述REQUIRED类型的测试约束为被测系统的行为需满足的约束。
特别地,根据功能性测试、非功能性测试、和/或测试目标所涉及的功能模块将测试目标进行分组。
特别地,所述测试目标为测试系统与被测系统之间交互的消息序列;其中,所述消息序列包括发送消息、接收消息、拒绝消息;所述拒绝消息表示测试所不关心的消息,即不希望测试用例执行时测试系统会与被测系统就此消息进行交互。
特别地,所述基于被测系统构件的测试需求描述模型通过对被测系统相应的构件图进行标注,来描述测试需求中的被测软件实体EUT与测试端口。
特别地,所述基于被测系统用例的测试需求描述模型以被测系统的用例图为基础,根据测试目标分组及描述模型中定义的测试目标对相应的用例进行标注,向测试人员指明对此用例的测试对应于哪一测试目标。
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方法为测试人员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方式,实现高效自动化的测试,不仅能够提高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够减少产品投入市场的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测试需求模型的应用场景图;
附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测试需求元模型;
附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测试特征元模型;
附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测试目标分组及描述元模;
附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被测系统构件的测试需求描述元模;
附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被测系统用例的测试需求描述元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利用模型驱动的思想,定义了一种测试需求的元模型和测试需求建模方法,利用测试需求建模方法,可以得到测试需求模型,从而得到相应的测试目标,生成所对应的测试用例。
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软件测试需求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测试需求模型;
S2.在建立的测试需求模型中人为插入语义故障,对模型进行自动语义验证,如果能够验证通过,则进入步骤S3,否则返回步骤S1并报告相应错误;
本步骤中,在测试需求模型中人为插入若干有代表性的语义故障以检测建立的所述测试需求模型能否自动识别。
S3.通过建立的所述测试需求模型生成相应测试需求描述脚本;
S4.生成相应测试需求描述脚本对应的测试用例。
参见图2,测试需求模型需要能够对测试需求进行可视化、无二义性的描述,因此该模型需要描述哪些方面是需要被测试的:模型需要具备严格的语法和语义,将测试需求和被测系统的功能以及性能需求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4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