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链路监控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3239.6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卓泽城;张鹏飞;王碧茜;刘斌;刘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监控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链路监控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企业的网络发展也在不断进步。通常,企业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center(简称IDC))网络遍布在多个不同地区,并且,在IDC内部和IDC之间由多层网络设备组成,因此,要对整体网络的链路质量进行监控具有很大挑战。首先,全网的链路数据非常庞大,一般很难监控所有链路;其次,由于非对称网络的往返路径不一致,导致不能精确测试端到端的时延问题;最后,在网络出现故障时,很难快速地定位故障的链路。
现有的网络链路监控技术,通过采集设备端口流量的方式尽管可以确认到某台设备的某个端口在该时刻发生了拥塞,但却不能确认整条业务数据流的拥塞情况,不能测量端到端的时延。一般所采用的traceroute工具在服务器两端进行探测,存在以下问题:不能监控全网所有的链路;不能解决非对称链路带来的问题;也不能快速地定位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准确、高效和全面地对网络链路进行监控,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监控方法及设备。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主节点模块向多个备节点模块发出配置文件;
所述备节点模块接收所述配置文件,对所述配置文件执行最少链路覆盖算法,得到所述备节点模块间的所述数据探测流的最少链路覆盖集合;
所述备节点模块执行单向时延探测算法,对所述最少链路覆盖集合进行单向时延探测,得到单向时延探测结果,并将所述单向时延探测结果返回主节点模块;以及
所述主节点模块根据设置的报警阈值判断是否触发报警程序。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网络链路监控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主节点模块,用于向多个备节点模块发出配置文件,接收所述备节点模块返回的所述单向时延探测结果,并根据设置的报警阈值判断是否触发报警程序;以及
多个备节点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配置文件,执行最少链路覆盖算法,得到所述备节点模块间的所述数据探测流的最少链路覆盖集合,再执行单向时延探测算法,对所述最少链路覆盖集合进行单向时延探测,得到单向时延探测结果,并将所述单向时延探测结果返回所述主节点模块。
实施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准确、高效和全面地监控全网所有的链路,同时解决非对称链路带来的时延问题,以及快速地定位出现故障的链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网络链路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步骤S1中所述最少链路覆盖算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步骤S2中所述单向时延探测算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示出了图3的步骤S3中所述链路异常定位算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网络链路监控设备的架构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主节点模块10的框图;
图7示出了图5所示的备节点模块2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其中,众所周知的模块、单元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链接、通信或操作没有示出或未作详细说明。并且,所描述的特征、架构或功能可在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方式中以任何方式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只用于举例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还可以容易理解,本文所述和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中的模块或单元或处理方式可以按各种不同配置进行组合和设计。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网络链路监控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主节点模块向多个备节点模块发出配置文件;
步骤S2,所述备节点模块接收所述配置文件,对所述配置文件执行最少链路覆盖算法,得到所述备节点模块间的所述数据探测流的最少链路覆盖集合;
步骤S3,所述备节点模块执行单向时延探测算法,对所述最少链路覆盖集合进行单向时延探测,得到单向时延探测结果,并将所述单向时延探测结果返回主节点模块;以及
步骤S4,所述主节点模块根据设置的报警阈值判断是否触发报警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32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