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身份证网络解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3227.3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9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滕远志;徐爱华;田玉;韩加国;李义蒙;陈世栋;孔安宁;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南京亿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启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奚铭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身份证 网络 解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码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身份证网络解码系统,属于身份证解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设法治社会的大环境对当前电讯运营商客户业务办理的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从2013年9月1日起,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制定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规定电话用户入网时必须要登陆真实的身份信息。实名制不仅是国家法律要求,也是各大运营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提升客户质量的重要基础。身份证信息读取器是一种能判断身份证是否伪造的设备,像验钞机一样,能对身份证真伪进行有效识别,二代证内含有RFID芯片,通过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身份证芯片内所存储信息,包括姓名,地址,照片等信息将一一显示,二代证芯片采用智能卡技术,其芯片无法复制,高度防伪;但是现有的身份证识别器都是单机设备,导致了采购成本巨大;供货周期漫长,因此不适合大批量统一采购;特别是后期的升级费用更是巨大,2013年公安部已经启用了三代身份证,相当于几年后,现在所有的身份证识别器需要重新购买。而且在运营商的末梢终端,还有很多没有电脑和业务系统。现有的身份证阅读器均为每个阅读器里都包含一个安全加密模块。由于安全加密模块即SAM模块交付时间较长,价格昂贵等因素,不适宜移动公司或其他需批量采购的部门系统大规模采购配备。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起吊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身份证网络解码系统,该解码系统实现了将多个业务终端通过互联网连接至一个安全加密模块即SAM模块上,实现了多个业务终端共用一个安全加密模块的功能,大大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升级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身份证网络解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系统包括身份证解码终端、身份证阅读客户端以及业务终端,所述身份证阅读客户端至少为一个,所述业务终端通通过USB与身份证阅读客户端相连,所述业务终端和身份证阅读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与身份证解码终端进行数据信息传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业务终端设置为手机或者电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解码系统还包括中转服务器,所述手机和身份证阅读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与中转服务器进行数据信息传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身份证阅读客户端内安装有身份证阅读软件,所述身份证阅读软件包括设备驱动软件、传输软件、应用层连接软件、拍照软件,设备驱动软件将PC USB接口与操作系统连接起来,使得操作系统能够识别身份证阅读设备,并与身份证识别设备进行通信,将阅读出的信息传送到操作系统;传输软件将阅读出的信息传输到数据中转服务软件或解码终端,同时接收数据中转服务软件或解码终端返回的解码信息;应用层连接软件将解码信息传送到上层应用程序,以便在客户端界面显示;拍照软件对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拍照,并将照片提供给业务系统,提供方式设置为二进制流或bmp或jpg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身份证解码终端内安装有身份证解码终端软件,所述身份证解码终端软件包括设备驱动软件、传输软件,所述设备驱动软件将PC USB接口与操作系统连接起来,使得操作系统能够识别身份证解码设备,并与身份证解码设备进行通信,需要解码的信息传送到解码识别设备,同时接收解码后的信息;传输软件接收数据中转服务软件或身份证阅读终端传来的需要解码的信息,同时将解码后的信息发送回数据中转服务软件或身份证阅读终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手机与身份证阅读客户端的连接采用USB OTG接口方式;所述无线网络设置为WIFI宽带、3G网络,安装应用后直接可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南京亿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启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南京亿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启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3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区域特征的电子公文分类方法
- 下一篇:刀片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