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器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2840.3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1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我妻透;栗元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连接器制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00;F21V21/00;F21V7/2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李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半导体发光元件(LED)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利用半导体发光元件(LED)的照明器具的现有例,有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照明器具。
该照明器具具备基底部件、固定于基底部件上的LED(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固定于基底部件上的配光透镜(光学元件)。
由LED产生的光由于直进性高,所以在不考虑配光透镜的形状时,透过配光透镜的LED的照明光几乎不扩散,而朝向特定的一方向(及其周边部)前进。但是,在配光透镜显示这样的配光特性的情况下,该照明器具的实用性会降低。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研究配光透镜的形状而使照明光扩散。专利文献1的配光透镜为以相对于LED的发光面正交的轴线为中心的旋转对称体,在配光透镜的与LED(及基底部件)的对向面形成有以上述轴线为中心的旋转对称形状的凹部。
另外,配光透镜以覆盖LED的状态固定于基底部件。而且,使LED位于形成于上述凹部和基底部件之间的空间内。
当将电源产生的电力向LED供给时,LED发光。
于是,由LED产生的照明光从上述凹部的表面(配光透镜的内周面)向配光透镜的内部入射。进而,该照明光透过配光透镜内部,从配光透镜的外周面向配光透镜的外侧射出。具体而言,照明光的一部分沿上述轴线方向及其周边方向从配光透镜射出,照明光的剩余(的一部分)向相对于上述轴线的正交方向及其周边方向射出。因此,照明光通过配光透镜向各种方向扩散。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48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440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407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许第4357508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许第45681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配光透镜将LED的照明光向相对于上述轴线的正交方向(及其周边方向)射出的能力不太高。因此,配光透镜的上述正交方向(及其周边方向)侧的周边部容易变暗。
另外,专利文献1的配光透镜为了将照明光向上述正交方向(及其周边方向)射出,使外周面或内周面(凹部的表面)的形状变得复杂。因此,配光透镜的制造成本容易升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器具,能够使配光透镜的表面形状不太复杂,而将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照明光向相对于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光学元件的对向方向的正交方向高效地射出。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的特征在于,具备:基底部件;半导体发光元件,其固定于该基底部件;光学元件,其与该半导体发光元件对向,其中,所述光学元件具备:突出部,其向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侧突出;倾斜反射面,其形成于所述突出部的外面,相对于沿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和所述光学元件的对向方向延伸的直线的基准线倾斜,且随着从所述光学元件侧接近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侧而距所述基准线的正交方向距离逐渐缩短。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也可以为如下:所述突出部为以所述基准线为中心且随着接近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而逐渐减小所述正交方向距离的锥体,该锥体的外面构成位于所述基准线的周围的环状的所述倾斜反射面。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也可以为如下:所述光学元件具备以固定状态支承于所述基底部件的被支承部。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也可以为如下:所述光学元件具备:第一光学元件,其具有所述突出部;第二光学元件,其具有该第一光学元件以固定状态所嵌合的由贯通孔或凹部构成的支承部。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也可以为如下:对所述倾斜反射面实施光的反射率比该倾斜反射面高的涂层。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的光学元件具备朝向半导体发光元件侧突出的突出部,在该突出部的外面形成有倾斜反射面。该倾斜反射面作为倾斜面而构成,即,作为相对于与半导体发光元件和光学元件的对向方向(直线方向)平行的基准线倾斜、且随着从光学元件侧接近半导体发光元件侧而距基准线的正交方向距离逐渐缩短的倾斜面而构成。
因此,从半导体发光元件朝向突出部侧射出的照明光的一部分,通过倾斜反射面,向相对于所述直线方向的正交方向高效地反射。因此,能够使配光透镜的所述正交方向侧的周边部变得明亮。
另外,由于形成于突出部的倾斜反射面的形状比较简单,所以配光透镜的制造成本不会变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连接器制品株式会社,未经京瓷连接器制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2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