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鲤鱼的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441456.1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5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田仁军;林泽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平县鸿合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地址: | 556102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鲤鱼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鲤鱼的养殖方法,尤其是一种生态鲤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摄取的食物;由于鱼类不含脂肪,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喜爱。其中鲤鱼是经常食用的一种,鲤鱼(Cyprinus carpio)属鲤形目、鲤科,是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在我国,鲤鱼也是广泛养殖的鱼类品种,其养殖产量仅次于草鱼。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鲤鱼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生长迅速,但同时其肉质与野生个体相比,变得疏松,风味变差。
在此背景下,寻求改善鲤鱼养殖方法,具有特殊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生态鲤鱼的养殖方法,确保鲤鱼的肉味鲜美,并且肉质有韧性,耐嚼,达到野生鲤鱼的肉质,克服了现有饲料养殖的鲤鱼肉质疏松、风味差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种生态鲤鱼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选择水质优良的水库或者池塘作为养殖场地;
(2)向水库或者池塘投放生长了两个月的鲤鱼苗;
(3)每日向鲤鱼苗投喂黄豆粉,所述黄豆粉为炒熟的黄豆加工成粉,连续投喂40—50天;
(4)然后投喂玉米沙,玉米沙为玉米粒经粉碎后得到的颗粒,玉米沙的颗粒度为0.5—1毫米,连续投喂50—65天;
(5)然后投喂玉米粒,玉米粒先用清水浸泡12—15小时,一年后鲤鱼可以长到750—1000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上述方法养殖的鲤鱼,一年后可以达到0.75—1千克,并且肉味鲜美,并且肉质有韧性,耐嚼,达到野生鲤鱼的肉质,克服了现有饲料养殖的鲤鱼肉质疏松、风味差的缺陷。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的具体步骤如下:
1、本实施例的实施地点为黄平县旧州镇水库内,该水库水质清澈,适合鱼类生长;
2、向水库投放生长了两个月的鲤鱼苗20000条;
3、每日向鲤鱼苗投喂黄豆粉,连续投喂40天,前20天每日投喂黄豆粉50千克,后20天每日投喂黄豆粉75千克,所述黄豆粉为炒熟的黄豆加工成粉;
4、然后投喂玉米沙,玉米沙的颗粒度为0.5—1毫米,连续投喂50—65天,第一天投喂100千克,以后每天递加1千克;
5、然后投喂玉米粒,玉米粒先用清水浸泡13小时,每天投喂玉米粒120千克,一年后鲤鱼可以长到750—1000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平县鸿合综合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黄平县鸿合综合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唇鱼的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楤木的种苗快速繁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