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410441181.1 | 申请日: | 2014-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大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5/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5247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偏头痛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 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及羞明,经一段歇期后再次发病。在安静、黑暗环境 内或睡眠后头痛缓解。在头痛发生前或发作时可伴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偏 头痛是由外感内因两方面引起,偏头痛具有遗传易感性,偏头痛患者有家族史, 其亲属出现偏头痛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6倍。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FHM) 呈高度外显率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FHM-I为CACNAlA基因突变,定位在 19p13;FHM-II为ATPlA2基因突变,定位在1q21-31;FHM-III为SCNlA基因 突变,定位在2q24。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青春期发病,月经期容易发作, 妊娠期或绝经后发作减少或停止。这提示内分泌和代谢因素参与偏头痛的发病; 环境因素也参与偏头痛的发作。偏头痛发作可由某些食物和药物所诱发。食物 包括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和腌制食品、含苯乙胺的巧克力、含谷 氨酸钠的食品添加剂及葡萄酒等;药物包括口服避孕药和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 油等。另外,强光、过劳、应激以及应激后的放松、睡眠过度或过少、禁食、 紧张、情绪不稳等也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现有技术中治疗该病症的其它药物 存在治疗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大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风止痛功效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偏头 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的原料及其各组份用量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 结得出的,各组份用量在该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川芎20份、甘草10份、 干姜20份、防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 毛尖茶3份。
为达到祛风止痛功效,本发明选择川芎20份、甘草10份、干姜20份、防 风20份、柴胡20份、黄苓15份、黄连15份、蔓荆子15份、毛尖茶3份进行 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 偏头痛。选取的原料中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 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 风湿痹痛。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 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在引黄灌区的田野和河滩地里也易于 繁殖,性平,味甘。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 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 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干姜: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性味、归经】味 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 温肺化饮。【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祛风解表,胜湿 止痛,止痉定搐。【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 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 经、脾经。功能: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感冒发热、寒热 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大龙;,未经孙大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1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复合生物材料敷贴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防治鱼神经坏死病的消毒粉